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4章 盤點只有華夏兒女能懂的超帶勁的戰歌-《精忠報國》

音樂響起。

低沉有力的鼓點。

就像遠古戰神的咆哮。

戰鼓咚咚地敲了起來。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殘陽似血,浸透了半邊天際。

鐵蹄聲撼動四野。

廣袤的草原延展無垠,與雲靄相接。

鐵甲騎兵如黑色潮水般奔湧而至。

騎士們身披玄甲,冷光流轉,長矛成陣。

......

【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

沙場上,黃塵蔽空,日月無光。

兩軍對壘,寒刃交錯。

......

統帥獨立於峻嶺之巔。

凝視著腳下的殺伐之地。

統帥身後。

是萬千浴血拼殺士卒的遺骸。

......

樂曲節拍陡然急促。

高亢的琴音奔湧而出。

【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

樂聲攀至巔峰,雄壯的和聲排山倒海。

......

統帥高舉長矛,矛尖直刺蒼穹!

硝煙漸散,天地間萬籟俱寂。

......

滿朝文武皆被這磅礴之景所震懾。

那些未曾親歷戰陣的謀士。

只能從武將言談,從典籍中揣摩戰事的模樣。

雖知曉沙場之上屍積如山。

終究未曾親眼得見。

此刻卻藉由巨大的天幕影像。

目睹了萬千將士衝殺的景象。

配以這般雄渾的戰鼓,激昂的戰歌。

震撼的場面衝擊著這些文士。

他們激動地攥緊雙拳,血脈僨張。

恍若置身鐵血沙場之中。

......

【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當那些深陷混亂朝堂的謀士,聽聞這句唱詞時。

他們憶起自己初踏仕途之際。

滿心家國情懷,立志要輔佐賢君。

拯救搖搖欲墜的社稷。

然而,數十載光陰流轉,朝廷腐朽,佞臣橫行。

國家日漸式微,他們的抱負也如夢幻泡影般消散。

有些人甚至隨波逐流。

有些人因剛正不阿,而慘遭厄運。

有人念及此,不禁潸然淚下。

對天長嘆:“廿載馳騁裡,誰人可擋?誰人可擋啊!”

【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正自哀傷中的他們,聽到這裡。

脊樑瞬間挺得筆直!

‘何懼千劫衛家國。’

這是何等視死如歸的決絕。

他們心中往昔的豪情壯志。

此刻又似在心底翻湧。

深埋心底的悲憤與不甘。

此刻仿若決堤之水般洶湧而出。

......

曾經征戰沙場,目睹過戰場慘烈景象的將領。

此刻,輕撫著身上的傷痕。

憶起曾經立下的赫赫戰功!

憶起陣前千軍,一同高舉利刃!

彷彿重回了那段鐵馬金戈的歲月。

同時也想起有人得以生還歸家。

有人卻只留下一方黃土。

......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不管是身居要職的將領還是普通士卒。

當他們聽到這句話。

想起那些曾經與自己並肩禦敵的兄弟們。

想起他們的笑顏、他們的呼喊、甚至是他們的熱血......

可他們卻倒在了他鄉的土地上。

再也無法回到故園。

史冊上的寥寥數筆。

不管是凱旋,還是敗北。

都訴不盡多少豪傑的血淚。

【我願守土復開疆。】

當唱到這句時。

他們心中的鬥志又猛然高漲。

邊疆的狼煙,邊境百姓的悲泣。

面對北方胡人在邊境的燒殺搶掠。

邊境的百姓只能仰仗這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念及此

有些將領直接抽出佩劍。

昂首長嘯:

“我願守土復開疆,換得山河安寧!”

......

東漢明帝那會兒的時空裡。

剛把今兒個的文書寫完的班超,也被那遮天蔽日的天幕給勾住了魂兒。

就在這當口兒,一首雄渾悲壯、激昂慷慨的歌兒悠悠傳來。

班超抬眼望向天幕畫面裡頭。

好傢伙,一片廣袤無垠的戰場,狼煙直上雲霄,戰旗獵獵作響。

一位將軍跨著高頭大馬,穩穩立在戰陣的最前頭。

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不停,戰馬撒蹄狂奔。

班超被眼前這場景給深深震撼住了。

心裡頭一琢磨,要是自己也能像天幕畫面裡那位將軍一樣。

帶著大軍衝鋒陷陣。

剎那間,只覺得渾身血液都沸騰起來了。

心裡頭那股子激昂的勁兒,就跟潮水似的,一波接一波往上湧。

他正打算把自己一直藏在家裡的那把長劍給掏出來。

打算揮著劍,扯著嗓子好好抒發抒發自己這股子嚮往。

可一扭頭,瞅見自己案桌上堆得跟小山似的文書和奏章。

這才想起來,自己眼下正擔著蘭臺令史這差事呢。

蘭臺令史的主要活兒,就是整理那些奏章和文書。

對好多文官來說,這可是份美差。

為啥呢?因為能近水樓臺,讀到朝中那些大官們的奏章。

這對文官來說,那可是相當漂亮的履歷。

可對於班超來說,這事兒可太讓他憋屈了,整天干這些,太枯燥乏味了。

他也想過把筆一扔,去從軍打仗,可一直都沒狠下心來。

但今兒個,親眼瞧見這麼一場氣勢恢宏、跟史詩似的戰場畫面。

又聽到這麼一首氣勢磅礴的後世歌曲。

班超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雙手都在微微發抖。

【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班超聽到這句歌詞的時候。

心裡頭一尋思,自己生在大漢。

身為大漢子民,開疆拓土,征討西域。

這可是刻在每一個漢人骨子裡的夢想啊。

想想霍去病封狼居胥,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

衛青在龍城大獲全勝,收復河套地區!

“何惜百死報家國,何惜百死報家國......”

班超嘴裡不停地念叨著這句話。

“我非得讓我大漢成為萬國敬仰的強國!”

“要讓四方都來朝拜!”

班超當下就抄起筆墨,打算寫辭呈。

投筆從戎,報效家國!

南宋高宗時空背景。

紹興五年的仲夏時節。

六月的驕陽似火。

岳飛正坐在營帳之中,翻閱著近日的軍情簡報。

回想起前陣子與張浚的那場爭執。

爭論的焦點在於是否該繼續揮師北上。

張浚認為天氣即將轉涼,

便讓諸位大將“先穩固防守,誘敵深入,再尋機反擊”。

可岳飛卻堅持要主動出擊。

這已是岳家軍的第二次北伐征程!

岳飛一想到這些,心裡就煩悶不已。

覺得朝中的武將們總是找各種藉口拖延進攻。

而皇帝似乎也沒有太強烈的北伐意願。

但一想到我大宋的錦繡河山,想到北方淪陷的大片領土。

想到那些無法南遷的大宋百姓。

他的心情就更加沉重了。

就在這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了奇異的天幕。

岳飛立刻被這一幕吸引。

他看見天幕上緩緩展開了一幅幅戰場的畫面。

同時,耳邊響起了戰鼓轟鳴的音樂聲。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