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8月20日,8路軍在華北敵後發起反掃蕩的“百團大戰”。】
【此戰,歷時5個月,8路軍共投入105個團約20萬人,倭軍投入約20萬人,偽軍約15萬人。】
【最終,8路軍以傷亡1.7萬人、中毒2萬餘人的代價,斃傷日偽軍5萬餘人。】
【百團大戰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guomin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同時還粉碎了倭軍的“囚籠政策”,極大地消耗了倭軍的有生力量,增強了全國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信心!】[...]
【1941年12月7日,倭國偷襲珍珠港,次日,美利堅向倭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同年12月9日,華夏guomin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戰!】
【不久,除了與倭國保持中立的前蘇外,英吉利等同盟國也對倭國宣戰!】
【從此,華夏不再獨立對日作戰,抗日戰爭正式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美利堅加入二戰後,透過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從緬D和印D向華夏運送了大批作戰物資,支援華夏國繼續抗戰。】
【1942年1月1日,中、蘇、關、英等26國代表,在華盛屯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從此,華夏進入了與美英蘇共同領銜簽字的四da國之列,這標誌著華夏在那時就是公認的世界反法西斯四da國之一。】
【1943年7月,倭軍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收縮戰線,由此,抗日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故事中。
全面抗戰進入到了相持階段。在這一個階段之中。
從抗戰開始就出現的迅猛慘烈的戰爭開始變得平緩。而講述的視角。
而由國內層面進入到了國際社會。
“看來此戰不單單是我華夏與倭國的戰爭。”
“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蔓延多國的戰爭!”
“除了倭國之外,還有諸多地方也在發生著類似的事情。”
“這後世...竟然如此混亂!”
大秦位面。
當看到這些國際層面上的描述。他不難想到。
彼時天下之混亂局勢。
不下於昔日之戰國!
“大爭之世,這才是大爭之世!”
“假使朕生於這後世,當提百萬雄師,縱橫捭闔,席捲天下!”
“開疆拓土,建立不世偉業!豈不快哉!”
說著說著:贏政都忍住有些嚮往起來了。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這樣的世界大戰。豈不令人神往!
【1944年4月,倭國為打通華夏大陸交通線,便調集41萬人的龐大兵力,發動豫湘桂戰役。】
【豫湘桂戰役歷時8個月,是抗日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此戰,華夏在豫湘桂戰場上損兵50多萬,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
【而倭軍雖然完成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作戰計劃,但卻損失慘重,無力保障大陸交通線暢通,也未能阻擋美軍飛機空襲倭國本土。】
【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盟軍在芒友與華夏遠征軍會師。】
【從此,美利堅物質源源不斷輸入華夏,guomin黨軍隊裝備得以更新,戰鬥力得以增強。】
【3月1日,華夏駐印軍和遠征軍在緬北滇西反攻中,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斃傷倭軍4.9萬餘人。】
【1944年5月,華夏遠征軍在美軍的積極配合下,強渡怒江!】
【華夏遠征軍戰略進攻雲南滇西取得勝利,成為倭國在華夏戰敗的轉折點。】
【......】
【1944年6月,歐洲戰場,300萬盟軍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諾曼底登陸戰役,成功開闢了歐洲西線戰場,加速了納粹德意志的滅亡。】
【美、英、蘇三國舉行會議,確定徹底消滅德意志納粹,前蘇承諾在歐戰結束後對倭作戰】
【1945年4月,倭國在太平洋地區節節敗退。】
【而起作為盟國的義大利,早在一年前便已經投降。】【德意志在美、蘇、英的包圍中陷入困境。】
【...】
【4月9日,倭國孤注一擲,駐湖南倭軍抽調8萬人,發動了湘西戰役,妄圖反敗為勝。J
【這是抗日戰爭最後一次會戰。】
【倭軍喪失了制空權,受到中美空軍輪番打擊!】
【此戰,歷時58天,國軍以20萬兵力,傷亡兩萬餘人的代價,斃傷倭軍2.7萬人。】
【日軍潰敗,華夏軍隊取得了湘西會戰的勝利,吹響反攻號角!】
【...】
【1945年4月30日,蘇軍包圍柏林,希特勒自殺身亡,德意志宣佈投降。】
【隨後,蘇美英三國首腦聚會波茨坦,聯合對倭國下達《波茨坦公告》,要求倭國無條件投降。】
影片中。
戰爭進入了反攻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戰場上。
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翻轉。倭國調集巨大兵力。
發起了在華夏境內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雖然成功打通了大陸交通線。
但是因為傷亡過於慘重。
無力暴漲交通線的順利暢通。而在此後。
華夏軍隊開始收復失地。倭國狼狽之態日顯!大漢位面。當看到這裡。
劉邦不由的鬆了一口氣。
“十餘年苦戰,從最初的節節敗退,大片國土淪喪,再到與倭寇的相持不下,最後,終於到了此日。”
“好啊,終於快要勝利了!”
作為一個在戰場上取得天下的天子。
劉邦或許並不懂得如何去指揮戰役。但是最基本的戰略目光還是很強的。此時。
他感覺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了!
...大秦位面。
贏政則是注意到了國際戰場上的形勢變化。
“倭國入侵我後世華夏,雖然看起來只有其一國為戰,然而放眼世界,其盟友諸如那德意志、義大利,也在他國屠虐征伐。”
“如今德意志義大利皆敗,華夏之各盟友卻愈戰愈強,對侵略之國已有碾壓之勢0.“等各國騰出手來,屆時,就將是這倭國滅國之日!”
贏政心中已經勾勒出大概的後世局勢。不光是贏政和劉邦。
就連完全不懂得打仗的百姓也都看得出來。
倭寇的失敗已經只剩時間問題。
“太好了,終於要贏了!”
“接下來就是我華夏軍隊反攻的時候!”
“殺!殺進倭國本土!拿他們的腦袋築京觀!告慰死去的將士百姓!”
“接下來就是收復故土,報仇的時候了!”
“我已經看到了咱華夏的軍隊在戰場上大殺四方!倭寇節節敗退了!”
百姓們歡欣鼓舞。
他們彷彿都已經預見了接下來的戰爭是如何進行的了。
可是。
天幕上接下來出現的內容。
卻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8月6日和9日,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利堅分別在倭國本土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6日之後,倭國倭國照會、中、蘇、美、英四國,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同日正午,倭國裕仁天皇透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佈無條件投降。】
【8月21日,倭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在湖南芷江交出了在華兵力部署圖,並在倭國投降時注意事項備忘錄上簽字。】
【這是自鴉片戰爭以來近代華夏首次以戰勝國姿態,接受戰敗國的投降。】
【同時,芷江受降終結了十四年的抗戰。】
【9月9日9時,倭國華夏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華夏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遞交了倭國投降書,並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倭軍正式向華夏繳械投降。】
【這標誌著華夏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後勝利,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
和無數古人預料的一樣。
倭國不出意外的戰敗了。
然而。
倭國戰敗的方式卻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啊?這就投降了?”
“為何結束的這麼突然?”
“難道不應是我們開啟反攻,在戰場上對他們展開碾壓之勢,擊潰其大部兵力,日寇潰逃我華夏追殺之,將其滅殺才對嗎!”
“我看戲文裡都是這樣的,為何倭國竟投降的如此突然?”
“兩顆原子彈?”
“那原子彈是何物?”
“好像那美利堅投下兩顆原子彈,倭國就投降了?”
古人們紛紛懵逼。
很顯然。
戰爭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
不僅是百姓們感到不可思議。
就算是打了一輩子仗的李二。
此時同樣也有些迷惑了,
“雖然時隔一千餘年,但這後世的戰爭......怎麼連朕也有些看不懂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