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7章 一口氣看完十四年抗戰!

在後世。

類似的短劇都能在中老年人賽道都能做到爆殺。而對於精神娛樂比中老年人還要匱乏的他們而言。豈不是更加易如反掌。

二來...

則是這裡面的元素太給力了!

朱元璋、無數的皇子、淮西集團的全部勳貴。全部都成了主角之下的配角。

這種代入感只能說秒了!不出意外。

在幾天之後應該會有反應敏銳的商人們出動。將後續補齊。

至於到時候會不會變成禁書?

那就只有看他們當朝的皇帝是誰了。....................

評論區:

——“一個一家老小滿門忠烈,立下無數功勞,葬父,媒人,捨身救命,捨命救妻,舍子救子,高階將領還受了恩惠,還是一個地方出來的原始股東,就剩個獨苗,還有點痴傻明擺著退出了權利集團的,死京城了,嘿,討論的就不是打不打了,討論的是屠多少城,築京觀吧,一家子整整齊齊的[笑哭]”

——“劉繼祖都知道吧?給了小時候的朱元璋一塊地埋葬父母,後來被封為義惠侯,劉繼祖本人早亡,其子劉英襲爵,更是被委派了修建皇陵與世代鎮守皇陵的閒差,其家族與爵位與國同休,更是號稱“鳳陽第一權貴”,如果誰能穿越到故事中成為裡面的主角,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想都不用我多說

了。”

——“為了老朱家,主角家裡就剩下這麼一根獨苗了,然後還被.....”一—“這buff比洪武3da案加在一起都狠!”

——“在這檔子事面前,洪武4da案我都只能說算是鄰里糾紛了屬於是。”

一—“先別下葬,這具肉身本座要了,已經向穿越管理局發了申請了,看本座給諸位秀一波[狗頭]”

一—“兄弟們,我再補一句,如果馬皇后是因為這件事心懷愧疚,然後幾天後就鬱鬱而終,你們說接下來...”

——“好傢伙,你是想讓老朱連倭人島上的蚯蚓都豎著劈兩半是吧!”

——“莽父,救帝后,救青田,做媒人,奶奶捨命救帝后與太子,父親捨命救帝和整個淮西勳貴,奶孃,母親舍子救皇子,爺爺三救洪武帝,你這buff要真得滿,正史真要出現帝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了,是真正字面上的伏屍百萬!”

一—“那咱們也就沒有十四年的抗戰了,太好了!”雖然話本的內容沒有了後續。

留白的藝術被這篇圖文給展現到了極致。但是透過看評論。

百姓們也都看爽了。而透過這些評論:

大明之前朝代的皇帝們。

也都大致的摸清了這個故事的真相。

“有趣有趣,哈哈,太有趣了。”

大漢位面。

劉邦透過評論區大致知曉了故事的背景。此時再回頭看那還在迴圈播放的圖文。頓時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後人真的太有才了,他們怎麼會想到如此離譜的故事出來,哈哈哈哈哈。”“這要是真的出現了,那恐怕真的就要像評論中所說的一樣。”

“就連島上的倭人螞蟻都要豎著劈兩半了哈哈哈。”劉邦笑的眼淚都要出來了。

當然。

他不是笑故事裡面的內容。

而是一想到後人能寫出這些東西。就只感覺後人真的太逗了!

“這些後人真的是...朕都不知道怎麼說了。”大唐位面。

李二也是一臉的無奈。

看著後人的評論是感到既好玩又好笑。

“那朱元璋想必就是那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了。”

“好歹也是一個皇帝,竟然把他寫進話本里如此編排?”“當真是無禮。”

雖然嘴上說著無禮。但實際上不難聽出。

李二一點責怪的意思都沒有。

反而..

怎麼說呢?

就像是帶著孫子去給自己的爺爺上墳。

結果孫子脫掉褲子對著自己爺爺的墳頭就是一炮尿。

“小子,那是你能尿的嗎!那是我爺爺!”

大概如此。

是是一種長輩對子孫的寵溺。

“後面呢?”

“後面的故事呢?”

“沒呢?”“怎麼就沒了!”大明位面。

正德時空。

朱厚照則是看的一肚子火!

此時。

他也和無數的百姓一樣。追劇追的上頭了!

分分鐘想知道後續情節!

至於故事中拿他的老祖宗們開涮有沒有生氣?抱歉。

對於這位主兒來說。

他是沒這個腦洞寫不出來這樣的故事。如果能。

怕第一個提筆的就是他。別懷疑。

順手的事。

“後人似乎對著倭國有著極強的敵意?”而在大漢位面。

劉徹倒是看出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如果要在書中安排一個反派國家。

來擔任‘倭國’所承擔的承接怒火的物件。

那麼無疑美利堅是最合適的。

——最起碼從天幕出現到現在為止。

劉徹也沒從後世人嘴裡感覺到他們對美利堅有多大的善意。

而是一種很明顯的當成對手看待的敵意。

無數時空無數位面。此時反應不同。

而就在有人急、有人笑、有人暴跳如雷、有人推測後世歷史軌跡的時候。

新的影片在天幕上出現。

標題只有短短的一句話芹。但是這句話。

卻是如鮮血一般通紅!

一一【一口氣看完十四年抗戰!】

【一口氣看完十四年抗戰!】

當影片的標題出現。

再聯想到評論區中也提到了‘十四年抗戰’。

再一聯想到這則話本中。

後世人對於倭國的態度——那是一種恨不得殺盡倭國滿門,在其國土上築京觀,甚至連螞蟻都要豎著劈成兩半的恨意!

此時的劉徹如果還猜不出什麼...

那他也不會被漢景帝看中並立為太子了。“看來朕想的沒錯。”

“這倭國在我後世果然興風作浪!”

劉徹立刻就怒了!

大秦位面。

贏政此時也隱隱猜到了什麼。只見他雙眼微眯。

眉宇之間已經儼然有了含而不發的怒色。

“倭國...”

“看來之前天幕中所說的,建國之前的艱苦奮戰,連年戰亂,恐怕就是拜其所賜了。”

“...”

“可是這倭國,又在哪呢?”

當一個滅了六國的狠人問出某某國在哪的時候。

不用懷疑。

滅國這兩個字已經在其心裡寫好了。

只是令贏政有些費解的是。

他熟悉大秦周邊的疆域。

但是卻並不記得周圍有這麼一個國家。

“莫非,是在更遙遠的西邊?”

“亦或是南方?”東邊是大海。北邊寒冷異常。思來想去。

他覺得這兩個方向最有可能。

現代的外國學者在提到華夏人烙在骨子裡的精神印記。

想給華夏人打賞一個共性的標籤時。

往往都會想到‘仁’‘禮’這些儒家思想領域內的東西。

但事實上。

除了儒家的這些東西深入華夏人的骨髓之外。還有一種東西也是深深根植的。

那也是來自儒家。

只不過是儒家中的公羊學派。

一—那就是‘大復仇主義’。什麼是大復仇主義呢?

就像某名外國學者所說的那樣一—在華夏,每個華夏人在上學時都會學習他們民族上的屈辱史。

就像很多華夏人自己說的一樣——五千年的意氣風發隻字不提,十年的屈辱史大書特書。

很多人會將這一類現象歸結於我們居安思危。

會歸結於我們銘記歷史。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