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里外就能命中目標,這比朕當年收復XJ時用的大炮強了百倍不止。”“倒是那些西洋人,明明早就有了這等戰船,現在反倒是連修都修不好了。”
“皇上所言極是,臣聽聞這戰船不但能發射導彈,還能對抗他國航母。”劉統勳捻鬚道。
“這等本事,當真是聞所未聞。”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戰船都是自己的工匠所造。不像那些洋人,有了船卻要靠他國來修。這不正應了‘驕兵必敗’的道理?”
和珅附和道。
乾隆望著天幕中的畫面。
“朕倒是對那個什麼‘電子對抗’頗感興趣。二十天的較量,這倒讓朕想起和準噶爾人周旋的情形。”
“只是如今的戰法,已經不是我們那時能想象的了。”古人聽聞此等戰船的維護都要假手於他國。
不禁想起當年大明水師的衰落。那時海上的倭寇猖獗。
卻因為朝廷無力修船。
只能眼睜睜看著敵人在海上肆虐。
如今這後世強國也走上了同樣的老路。倒真是有趣。
當年造船工匠代代相傳。
一家幾代人都在船廠裡幹活。就算是最簡單的維修活計。
也要學上好幾年才能獨當一面。現在這般情形。
怕是連最基本的修補都難以為繼了。令人驚歎的是後人們的造船本事。記得早些年間。
想要造一艘像樣的戰船都要耗費數年光景。如今不但能造出這等龐然大物。
還能接連建造。當真是長足進步。
那些精妙的武器更是聞所未聞。千里之外就能取敵首級。
比當年的神15臂弓還要厲害百倍。這些本事若是放在當年。
怕是神仙也難以想象。
最讓人欣慰的是後世子孫終於站起來了。那些年總是被外邦人欺壓。
如今不但能造出更好的戰船。還能讓外邦人都稱讚不已。這般情形。
當真是讓人看了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天道輪迴。
盛極必衰。
不知道這後世的故事。最後又會如何發展。
【052D是東大建造數量最多的驅逐艦型號,目前還在下餃子中,也是因此還傳出了列奧寧州達利安造船廠的絕世名梗。】
【目前已有26艘入列、2艘即將入列、3艘正在海試、2艘正在下水舾裝,還有5艘則在加緊建造中。】
【最新批次船體長度達到159米,寬18米,排水量可達7500噸,採用了柴燃交替動力,最高速度可達32節。】
【裝配了64個垂髮單元,可發射yingji18、hongqi9和yu8等,是否支援yingji21還有待驗證,雷達全面升級為有源相控陣。】
【在艦載直升機方面也有升級,支援了最新的海zhi20上艦,綜合來說洞五二D型已經是除洞五五和伯克級外的世界最強驅逐艦之一。】
【而35億左右的造價堪稱效能和效費比的天花板,其他型號的一些驅逐艦已不再是主力行列,後續均會陸續退役或轉讓給海警使用。】
【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956型這四大金剛了,也就是當年從大毛那邊買的四艘現代級驅逐艦,曾在東大最難的時候撐起了一片天。】
【至於四艘基隆級,其實沒啥好說的,名好的話進軍博,命不好的話就一發鷹擊改裝成潛水型即可。】
【中美之間在艦隊規模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按現在的建造速度,在2027年中美兩國海軍力量實力對比即將迎來歷史性的拐點。】
一—“35億的價效比確實無敵,這配置太值了”——“現代級四da金剛,當年可是頂樑柱啊”——“從買船到自己造,這進步太大了”
一—“相控陣雷達升級,電子裝置跟上時代”
一—“這建造速度,工廠是不是都不用休息的”一—“看來老艦要退役了,也是時候更新換代了”
——“達利安下餃子的速度真是太快了”
一—“這發展速度,2027年很期待啊”大明位面。
“當年我派鄭和下西洋,一支船隊就耗費了朝廷大半國力。如今這後世子孫倒好,一年能造這許多戰船。”
朱棣撫摸著龍椅扶手。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姚廣孝捋著鬍鬚。
“陛下,這造船速度確實驚人。老衲記得當年建造寶船,光是找齊木料就要耗時數月。”“如今這堪比下餃子的速度,當真讓人歎為觀止。”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價格。”
解縉翻開手中的奏摺比劃著。
“三十五億,若換算成我朝的銀兩,怕是比一支船隊還要便宜。這等精打細算的本事,倒是繼承了祖宗的傳統。”
“這四艘從北方買來的戰船倒是有趣。”朱棣站起身來。
“當年困難時期買來救急,如今卻有了更好的。這般發展,倒像極了我大明從蒙元手中接過天下的光景。”
姚廣孝微微頷首。
“確實如此。更難得的是,這些戰船不但能造,還能不斷改進。”
“從最初買來的船,到現在能自己建造更好的,這進步之大,連老衲也感到驚訝。”“三年之後就要趕上那邊了。”
解縉掐指一算。
“這速度比當年我們建造紫禁城還要快。更令人欽佩的是,這些戰船一艘比一艘精良。”朱棣負手望向殿外的細雨。
“聯曾想過讓大明的船隊走遍天下,如今看來,後世子孫已經做到了。”“只是這次不再是為了朝貢,而是為了自保。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二與魏徵、李靖在太極殿觀看天幕。殿外梧桐葉正飄落。
“三十五億造一艘戰船,比朕當征討突厥的軍費還要低。”李二手指輕叩案几。
“看來後世子孫已經掌握了降低成本的妙法。”魏徵整理著案上的竹簡。
“臣聽聞這些戰船不但價格合理,還能在海上連續航行數月。便是當年我大唐最強盛時,也未曾有過這等威力的船隻。”
“最令臣驚歎的是這建造速度。”李靖指著天幕。
“一年能造這麼多艘,若是放在我們那時,怕是傾盡天下之力也難以做到。更何況這些戰船的效能還在不斷提升。”
李二撫摸著案上的地圖。
“這垂直髮射裝置倒是精妙,一艘戰船就有六十四個發射單元。若是用在當年平定薛仁果時,何至於拖延數月?”
“不過這效能提升得也太快了。”李靖搖頭感嘆。
“臣記得前些年還在買別人的戰船,如今卻已經能造出更好的。這種進步速度,便是當年我大唐最全盛時期也比不上。”
魏徵捻鬚思索。
“更令人驚訝的是,短短几年就能趕上那邊的實力。”
“這讓臣想起陛下用十幾年就統一天下的壯舉。不過這次是用造船的本事,而不是刀槍。李二凝視著天幕上閃過的畫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