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為技術的限制以及成本的考慮,在派拉蒙發行完《湯默斯.凱特首次露面》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人再對彩色動畫進行試驗。
直到1930年,環球影片公司拍攝《爵士歌王》,才在片中才穿插了沃爾特.蘭茲製作的彩色動畫片段,而在那個時候,片中動畫所採用的是二色法工藝。直到1932年,也就是《爵士歌王》上映兩年後,動畫工藝從之前的二色法又發展到了三色印刷技術,華特·迪士尼才動了將其運用到動畫製作之上。
燈光昏暗的工作室內,聽到哥哥羅伊的聲音,華特隨即停下了自己手上的動作,側頭回道。
“又是什麼東西,是你在報紙上的最新採訪,還是《糊塗交響曲》的完成時間,如果是後者的話,或許還要幾天,不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
“一個禮拜,你之前不是才告訴我,第28集《JustDogs》(只有狗)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嗎?”
聽到弟弟華特·迪士尼的回答,羅伊·迪士尼不由皺起了眉頭。
“是完成的差不多了,但是,剩下的那一點還需要一個禮拜才能夠做完。”
“你為什麼,就不能按照計劃進行呢,華特。”
面對弟弟的解釋,羅伊頓時感覺自己的情緒上湧,在製作動畫方面,華特·迪士尼無疑是一個天才,但是某方面,他對於動畫的執著卻也常常讓作為製片廠負責人的羅伊有些頭疼。
“比起這些,你還沒有告訴我,特意來工作室的原因呢?”
眼看著,哥哥羅伊的怒氣開始上來,為了避免嘮叨,華特隨即做出了詢問。
“是紐約的一份報紙。”
聽到華特的詢問,羅伊不得不壓下了自己心中的情緒,將手中的報紙遞給了面前的弟弟。
“據說,它在紐約的銷量供不應求,如果不是因為報紙上連載的內容和我們恰好有關,對方也不會將報紙寄給我們。”
紐約。
聽到哥哥羅伊口中的紐約一次,華特忍不住皺了一下眉,一些不太好的回憶再度從他的心中浮現出來。
說起來,米奇老鼠的誕生,正是因此一次紐約行的影響。
1927年,華特·迪士尼製片廠製作出《幸運兔子奧斯華》系列動畫,動畫推出後反響不錯。因此1928年2月,華特·迪士尼帶著妻子來到紐約找到了當時的發行人查爾斯·明茨討論續簽合同的問題。
華特原本的目的,是想要要提高價格,但明茨卻要求華特降低價格,並告訴華特,他已經買通大部分《幸運兔子奧斯華》的製作人員,而且根據合同他擁有這系列動畫的版權,如果華特不答應降價要求,他自己也可以繼續製作《幸運兔子奧斯華》。
那一次紐約行,華特不僅失去了《幸運兔子奧斯華》的版權,就連工作室的大多數動畫師也被挖走了。
這對於華特·迪士尼製片廠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而在回好萊塢的火車上,鬱鬱寡歡的華特·迪士尼突發靈感,創作出了一個以老鼠為原型的卡通形象——莫提墨。
後來經過妻子的建議,華特將這個卡通形象改名為米奇。
而至此,米奇老鼠也成為了華特·迪士尼製片廠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