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漫:我在大蕭條畫超人

第61章 供不應求

但是,憑藉著能力所帶來的便利。

柯林在《超人》漫畫的創作靈感之上,始終保持一定的水準。

同時,他也會將大蕭條時期的熱點事件畫入漫畫當中,這種打破虛幻的創作手法,給讀者一種超人就在身邊的身臨其境之感。

頗受讀者的追捧,甚至不少粉絲來信,信誓旦旦的宣稱超人就在自己身邊。

自己遠在華盛頓的姑母,就曾在一處農場見到過超人的身影。

“超人綜合徵(Supermansyndrome)”又被稱為“克拉克效應”,是大蕭條時期所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因為某種廣為流傳的事情,讓人們失去了現實和虛幻的分界,將漫畫報刊上所看到的故事,錯以為是現實所發生的一切。

根據《時代週刊》的調查顯示,當時有不少人都曾經認為自己在現實中看到正在的超人出現,這一目擊者的物件或者是來自於他們身邊的好友,亦或者就是他們本人,總之超人在那個時代似乎隨處可見。

……

信使報社,正當柯林專心致志的翻閱報紙上的新聞。

哈里·唐納菲爾德推開虛掩的房門,走了進來。

此時,他臉上的表情意氣風發,早已沒有了過往的焦躁和不安。

“《信使漫畫》創刊號的發行量,已經超過二十九萬冊,是時候出版第二期內容了。”

盜版的出現,雖然對《信使漫畫》的發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漫畫的銷量依舊供不應求。

或許,有些人會對此感到無法理解。

但大蕭條時期,報紙和雜誌成為了人們繼廣播之外,最重要的娛樂形式。

《信使漫畫》一冊10美分的售價,或許並不便宜,但這並不妨礙更多群眾,尤其是漫畫的狂熱者,對於漫畫的追捧和喜愛。

更別提,《信使漫畫》僅僅只是將單本售價定位在10美分的價格。並不代表,只能由一個人來出錢購買,囊中羞澀的《超人》讀者,往往會三兩個聚集在一起,拼湊出一本《信使漫畫》的錢,從報刊亭買下漫畫,輪流翻閱。

“這麼說,《信使報》第一期已經賣的差不多了?”

放下手中的報紙,柯林看了一眼面前急不可耐的哈里,隨口說道。

“就只剩下小部分報刊亭手中,還零星留著一些《信使漫畫》,我問過這些報刊亭的老闆,除了部分是因為老客戶特意囑咐之外,也有老闆乾脆就是打算自己收藏下來。”

說到這裡,哈里的目光掃過報社內的柯林,眼中滿是欽佩之色。

當初,柯林選擇加印二十萬冊《信使漫畫》的時候,他的心中還有一些遲疑,害怕如此激進的做法會導致漫畫書刊原本良好的勢頭受到打擊,甚至更進一步的,因而使得的出版社破產。

雖然,當初柯林是以合作的理由,找上他們。

但是,哈里和傑克內心都清楚,《信使漫畫》的真正掌控者就是柯林,不管是從漫畫的創作還是發行的計劃,最後都由對方所拍板定案,他們兩人所做的,僅僅只是對於漫畫的出版印刷,以及發行提供渠道和幫助。

出版社和信使報社的結合,與其說是合作,倒更像是一種變相的收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