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似是而非的‘科學’解釋,放在專業科學家們的眼中,或許驢唇不對馬嘴。
但是,對於讀者來說,卻產生了極為有效的說服力,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接受下漫畫中超人的設定。
將報紙往下翻動,緊接著《超人》第二期的內容也隨之呈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在這一話中,更明確的展現出了超人超級英雄的強大,當看到他輕鬆的將一輛汽車高高舉起,救下車上的乘客,就連原本對漫畫多有抱怨的讀者也忍不住發出了感嘆。
這種超級英雄的設定,對於這個時代的讀者來說,簡直就是開天闢地一般的存在。
特別是,和目前市面上報紙上連載的許多漫畫不同。
超人的故事背景,並不是發生在遙遠的奇幻世界裡,而是一個現代化的都市——Metropolis(大都會)市。
這座城市和平常的大城市一樣,既有衣冠楚楚的紳士,也有辛苦勞作的藍領;既有犯罪團伙,也有警察與軍人……
幾乎就是現實世界的寫照,更是讓讀者產生了極大的代入感,就彷彿超人就存在於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當中。
“什麼,超人的力量居然大到能夠舉起汽車!”
“這麼粗的一條鐵鏈,超人居然單憑一隻手就能夠掙斷開來……”
不同於市面上所連載的漫畫情節,主人公遭遇困境危機,再突圍的敘事手法,超人在漫畫中的力量是絕對無敵,如同神明般強大的存在。
因此,漫畫的劇情往往都是,一個個現實中對於普通人來說危險的情況,而落在超人手中卻被他輕而易舉的給化解掉。
一連三話連載下來,給看漫畫的讀者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當看到超人有解決了一次危機,救下一個名為露易絲•萊恩的漂亮女記者的時候,讀者正幻想著接下來超人和這一名女記者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滿懷期待的翻動手中的報紙,卻發現這已經是《信使報》的最後一頁。
在報紙的背面版面上印著的,是穿著緊身衣、披著披風胸前有著盾形的S標記,將一輛汽車高高舉過頭頂的超人封面像。
受限於報紙黑白印刷的關係,版面上的超人封面並沒有顏色。
但是,看著報紙上這個高舉汽車的男子,讀者此刻的內心卻有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感受。
“為什麼不多連載一些《超人》的內容!”
最終抱怨的內容,也從原本為何要連載漫畫,成為了為什麼連載的這麼少。
漫畫所引發的討論,不僅僅只發生在這個《信使報》的讀者身上。
外星人,超能力,超級英雄的設定,成功的吸引了讀者的心,並且產生了連鎖效應。
畢竟,和之前的報刊內容相比較,《超人》漫畫的劇情在受眾群體上更加的廣泛,因此對於報紙所產生的推動效果也就更大。這個世界上,偏激仇恨的人終究只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喜歡看一些正常的內容。
藉助漫畫所引起的討論度,《信使報》的發行銷量成功的突破了上萬份,並且這還僅僅只是開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