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陳老闆就跟著杜浩來到裡屋,看著杜浩老老實實掏出一個行動式充電站開始充電,他鬆了口氣。
看到儲能站數值半天都沒挪動分毫,他又鬆了口氣。
“陳老闆,你進城後打算做什麼?你不是說外面人進去會很苦嗎?”
見眼下無聊,杜浩開始打聽這種大型避難所內的情況。
許是覺得無聊,陳老闆也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覆著。
“的確,會很苦。但也分情況。”
陳老闆點點頭,
“一般大型避難所都會對公民分等級,一共五級。
一級,也就是最初避難所的籌建者,有的是當時的富豪名流,有的是當地政要。
這一等公民享受最高階別待遇,哪怕是現在,吃的喝得用的,都是避難所力所能及最好的。
就好比固安市,之前收攏了一個農學院團隊,所以室內培育這塊算是擅長,所以一等公民吃的都是災變前的優質蔬菜。
並且還養殖了一些災變前牲畜,雖然現在情況不容樂觀,但每天吃一頓新鮮肉類不成問題。
至於這二等公民,也就是研究人員以及其家屬了。
第三等公民,就是嫡系武裝人員,這些可不是城防軍那些編外人員可比,屬於真正的精銳。
數量據說不是很多,僅有五百多人,但外骨骼覆蓋率幾乎百分百,並且有著不少大面積改造人組成,同時還有一些特殊作戰人員。
此外就是第四等公民。
這些就是固安市避難所的管理人員了,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管理城防軍,以及外來進駐人員。
這一級別的管理員,包括城防軍的軍官。
其次如果能一口氣繳納一百萬聯邦幣,並且每年能繳納五十萬聯邦幣,且還能攜帶大量資產進入,那也能自行位列第四級公民序列。
而我這次進去雖然資格不一定夠,但我還有一個遠房親戚是二級公民,加上我還有不少積蓄,混個四等公民的管理崗不是問題。”
說著陳老闆臉上不無自得之色。
杜浩默默聽著,感覺這種大型避難所階級十分分明,但不得不說,這樣劃分對於秩序的維護很好。
不公,這年頭沒有資格說不公,災變前都處處是不公,更何況現在。
“那五等公民呢?”
“呵,這還用說?乾的自然是最低階的職務了。”
陳老闆搖搖頭,一臉的不以為然,
“五等公民,也就是普通城防軍士兵,以及普通民眾。
城防軍士兵還算是好的,只要扎針和訓練,遇到危險時傷亡率比較高,但平時幾乎不用勞作。
而普通民眾,分兩種情況,第一,進廠!
營養膏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的生產線需要一部分人工,不過數量要求不多。
雖然進入工廠你需要沒日沒夜的幹活,但好歹有足夠多的休息時間,沒那麼累。
第二種,那就是為避難所能源貢獻自己的力量了。
這麼多年下來,固安市能源需求逐年上漲,核電站的發電量過於穩定,當初設定的發電量早就無法負擔現在能源所需。
加上固安市沒太多發電能力,也不是資源密集型區域。
所以絕大多數民眾,都需要用人力發電。
每天八個小時三班倒,期間上廁所都嚴格規定了時間和次數,二十四小時發電組一直要維持運轉,時刻有人輪換著工作。
所以說,你小子還是選了條明智的道路。
加入城防軍雖然苦,但沒有普通人苦,就是扎扎針,每天訓練一下就行。
像是人力發電,可能幹個一年半載的就得猝死。
吃的又不好,無法享受一二級公民的教育福利,為了避免動亂,以及提高底層公民的數量。
高層還惡毒的給每一位男性五級公民配備至少三個以上的配偶。
主要是男性勞動力消耗過大,這也導致內城區的五級男性公民苦不堪言。
如果你不努力,甚至還會被強制要求關進小黑屋,據說小黑屋裡有許多災變前的腐蝕性產物。
好像是一種名為遊戲的東西,讓人產生墮落感,慚愧感,從而下次幹活的時候能夠用心幹活!
你想想吧,這就是不努力扎針的後果!”
陳老闆說著有些唏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