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些年肯定是苦讀詩書,隱藏極深!
接著,又有很多詩句送了上來。
其中,太后發現韓士誠也寫了三首。
這時候,太后對著身邊人問道:“對了,剛才你們說韓易和韓士誠打了個賭,以作詩的數量定勝負。”
“現在二人都作了三首,那誰勝誰負啊?”
太后的話音剛剛落下,接著,下方突然傳來了一個令人振聾發聵的聲音。
顧邀璃僅僅聽到聲音的第一時間,那修長的柳眉,就挑動了起來,同時,眼中更是閃過一抹驚奇之色。
她自然聽出這是韓易的聲音。
而且,韓易竟然還以內力發音,起到了很大的擴音效果。
以至於他們身處於樓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只聽韓易這時吆喝:“韓士誠,小爺我現在吃飽喝足了,你不是以數量定勝負嘛?”
“你既然要比,那我便讓你知道,什麼叫井底之蛙,跳樑小醜!”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韓易的詩句,猶如算盤撥珠,清脆而出!
寒門學子驚了!
也癲了!
驚才豔豔!才高八斗!絕無僅有!
僅僅幾句話的間隙,韓易就接連作出了又三首與數字相關的詩句。
而且這三首,相比起剛才那三首,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太后身邊的老臣們,那聽著聽著,甚多甚至連椅子都坐不穩了!
太后為何要舉辦賽文會?
只因大乾國以武定國,素來武強文弱!
相比起北邊、東邊的兩個大國,大乾國在文學傳承方面卻是羸弱。
大乾國國力雖然強盛,武德充沛,可是國內一直未曾出現,足以影響整個文壇的當世大儒!
國內的讀書人,都以他國的文壇大儒為精神導師。
過去的百年間,旁邊兩個大國,甚至連幾個小國,都用一種鄙夷、嘲諷的姿態,謾罵著他們是蠻夷、莽漢政權!
得位不正!
也正因如此,整個大乾國從上到下,都會不遺餘力地培養具有較高文學造詣的學生。
但上到皇族,下到門閥世家,這些新生代的學子當中,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
而且抄襲成風,文壇腐朽不堪!
誰能夠想到如今竟然出了一個韓易!
眾多官員之中,有一個鬍鬚發白的老人,自打一開始就一直端坐著,一動不動閉目養神。
但是,聽到下方不斷傳來韓易詠唱詩句,他不僅睜開了眼睛,更是對著旁邊人吆喝出聲:“快拿筆墨來!”
接著,他迅速攤開畫卷,提筆把自己聽到的韓易念出來的詩句,全部躍於紙上!
三首!
三首!
再三首!
韓易的詩,彷彿停不下來似的,前前後後他足足說出了二十一首詩。
“砰!”
隨著一個厚重拍桌聲,就聽到韓易對韓士誠一聲呼喝。
“韓士誠,你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