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
……
太上皇在少陽院遇刺的訊息,很快也傳到了鳳翔。
只是與其他人收到的版本不同,這裡明確提及太上皇已經駕崩。
岐王凝視著手裡的信紙,稍一運功,就將其徹底摧毀。
這對她來說,不算個好訊息。
朱溫一直沒有兵髮長安,並不是實力不夠,只是缺少一個理由。
當時他等待崔胤的訊息,就是想讓對方求助於他,這才好進攻長安。
然而崔胤突然跳反,這就讓朱溫本來就沒剩多少的耐心快要沒了。
恰好在這個時候,朝廷裡又出了太上皇遇刺的事情。
朱溫一旦抓住這個機會,就能兵髮長安,劍指龍椅。
而同樣作為節度使,儘管岐王不願意承認,她也知道與朱溫相比,她的勢力還是稍微要弱上一些。
假如給她發展的時間,
等她吞併掉朔方軍和定難軍,那她也未嘗不能跟朱溫直接硬碰硬。
可僅僅只有這幾個月的時間,她完全來不及拿下這兩塊地方!
甚至朱溫進攻長安,她派兵前去援助的時候,還要防範後方起火。
定難軍本來就歸順了朱溫,一定會趁機對岐國發起進攻。
至於朔方軍……心向朝廷不假,但對於岐王“朔方軍節度使”的頭銜肯定是有意見的。
也難保不會對岐國動手。
如今放在岐王面前,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長安和小皇帝。
只要她不離開鳳翔,朱溫也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對她的岐國動手。
起碼要等到稱帝之後,朱溫才會考慮向西拿下岐國。
而這,毫無疑問是給了岐王一定的發展時間。
幫小皇帝,岐國很可能不久之後就會丟地盤。
不幫小皇帝,岐國大概要再等幾年才會直面朱溫的鐵騎。
如果讓她的兄長來選,又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岐王非常瞭解那位兄長。
他一定會坐山觀虎鬥,並在雙方交戰到白熱化的時候趁機掠取好處。
但這個決定……
岐王覺得有問題!
當今大唐天下,大小節度使不計其數,誰不是在想著明哲保身?
不說其他,北邊的晉王李克用會在這個時候下場嗎?不會!
可如果大家都觀戰了,最後便宜的不還是朱溫嗎?
他要是稱帝了,這些節度使有幾個能撈到好處的?
思考良久,岐王得出了結論。
“非但不能觀望,還要親自下場,火中取栗,這樣對岐國來說才有利!”
岐王的想法與眾不同。
只要她在這個時候幫小皇帝頂住了來自朱溫的壓力,那毫無疑問妥妥的就是雪中送炭!
小皇帝還能虧待岐國嗎?
至於說其他節度使觀望……那是他們不瞭解小皇帝。
別看小皇帝看似只是傀儡,岐王卻從來不敢輕視他。
她有預感,這次朱溫進攻長安城,小皇帝一定會給世人一個驚喜。
到那個時候……
再想跟隨小皇帝,估計就遲了。
退一萬步說,就算小皇帝什麼都沒做,小皇帝本身就代表著大義!
只要小皇帝還在她的手裡,那她就是匡扶李唐皇室的忠臣!
無論是招兵買馬,還是壯大岐國,都會方便很多。
“既然朱溫要帶兵進長安,那我原來的計劃也行不通了。”
岐王本來打算找個人假扮幻音坊“女帝”,想借機成為國舅。
現在看來,沒有這個必要了。
她反而需要送親團的掩護,率兵提前進入長安。
而她本人,也需要在長安坐鎮。
如此一來,她用女帝的身份就是最合適的了。
反倒是鳳翔……需要九天聖姬更加用心了。
不過好在岐國是後方戰場,聖姬們只需頂住壓力,堅守岐國,甚至都不一定會與朔方軍和定難軍交手。
很快,岐王做好了決定。
“立刻抽調大量精銳隨送親團去往長安,而本王……則恢復女兒身,以女帝的名義嫁給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