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棚裡的燭火道具燃得正旺,暖黃的光落在紅木桌案上。
將那兩架烏黑髮亮的算盤襯得格外有質感,算珠是溫潤的牛角材質,框子磨得光滑。
場記板“啪”地一聲落下,“《慶餘年》第23場第1鏡,開始!”的聲音剛落,田宇便抬手握住了算盤的橫樑,指節靈活地在算珠上撥弄起來。
“這筆布料生意,成本是五十兩,賣出去能賺三十兩。”
他飾演的王啟年垂著眼,指尖把“十位”上的算珠撥得“噼啪”響,語氣裡帶著老謀深算的穩妥,“不過運輸費要五兩——你看,這‘五’得從利潤里扣。”
說著他又撥了下算珠,聲音頓了頓,“還有染坊的人工、庫房的看管費,加起來三兩,算下來能賺二十兩。”
沈復坐在對面,身子微微前傾,雙手攥著算盤邊框,眼睛盯著田宇手下的算珠,像是生怕漏了一個數。
聽到“二十兩”時,他立刻皺起眉,鼻尖都微微蹙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桌案上敲了敲:“才二十兩?不行不行,這也太少了!我們得再漲點價,最少要賺二十五兩!”
他說著就伸手去撥自己面前的算盤,算珠碰撞的聲音比田宇的急了些,透著少年人想賺快錢的迫切。
田宇抬眼笑了,眼角的細紋裡都是戲,他慢悠悠地把算珠歸位:“漲不了了。”
指尖點了點桌案上的布料樣品,一塊淺青色的綢子,邊角繡著細小花紋。
“這布料是江南來的,鎮上還有兩家布莊也在賣,咱們已經比他們貴了二兩,再漲,客戶就該轉去別家了。做生意要懂得變通,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利。”
沈復的手停在算盤上,眉頭還是沒松。
他盯著那塊布料樣品看了會兒,忽然像是想起了在韓國打歌時,經紀公司給粉絲準備小周邊的套路,眼睛“唰”地亮了,身子往前湊了湊,聲音裡帶著點小得意:“那我們可以送小禮物啊!你看——”
他伸手拿起布料樣品,扯了塊巴掌大的邊角料,“就送客戶這樣的小布料,裁成帕子正好用。這料子成本才幾文錢,可客戶拿到手,會覺得‘買布還送帕子’,划算得很,以後肯定還來光顧!”
田宇愣了一下,手裡的算盤停了半秒,隨即哈哈大笑起來,伸手拍了拍沈復的胳膊:“你這小子,比我還會做生意!範思轍這股子機靈勁兒,你倒是抓得準!”
監視器後的導演忍不住點頭,對著副導演低聲說:“沈復這加的臺詞好,既符合範思轍‘愛錢但不蠢’的性格。”
場邊的工作人員也悄悄笑了,看著兩個“生意人”在桌前的互動,只覺得鮮活又有趣。
等導演喊“卡!過了!”,沈復才鬆了口氣,剛要起身,田宇就湊了過來,手裡還拿著剛才的算盤:“你剛才加的那句‘送小布料’,特別好。”
他語氣很誠懇,“說明你對範思轍的理解越來越深了——這角色不是隻知道要錢,他是真的懂‘怎麼能長久地賺錢’,你抓住這點了。”
沈復趕緊站起來,雙手還攥著算盤,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謝謝田老師,我也是跟您學的。”
田宇被他說得樂了,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後我們還有好幾場對手戲呢,比如下次算鹽鐵生意的賬,咱們可以提前對對詞,琢磨琢磨怎麼讓兩人的‘算賬戲’更有意思。”
沈復連忙點頭,掏出手機記在備忘錄裡。
他總覺得跟田宇這樣的前輩對戲,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小動作裡都有值得學的東西。
尤其是他只拍過現代劇,對古裝劇的節奏還在適應,有前輩指點,心裡踏實很多。
除了緊張的拍攝,沈復和《慶餘年》主演們的日常也充滿了歡樂。
等拍完當天的戲,天已經黑透了。
橫店的夜晚帶著點初冬的涼,風一吹,大家都下意識地裹緊了外套。
張若雲走在人群裡,搓了搓手,忽然提議:“今天天氣冷,咱們去片場附近那家‘老四川火鍋’吃夜宵吧?暖暖身子。”
“好啊!”李吣第一個響應,她剛卸了妝,臉上還帶著點倦意,一提到火鍋,眼睛就亮了,“那家的毛肚特別新鮮,我上次吃了一次就忘不了。”
沈復站在旁邊,眼睛裡滿是期待。
他雖然是湖北人,愛吃辣,但在韓國可沒機會吃火鍋,飲食大多是韓式辣醬和部隊鍋,他早就饞這一口了。
沈復連點頭都比平時快了些:“我也想去!早就聽你們說這家火鍋地道,今天總算能嚐嚐了。”
一行人說說笑笑地往小館子走,沒幾分鐘就到了。
館子不大,門口掛著紅燈籠,玻璃門上蒙著一層薄薄的水汽,一推開門,熱氣就裹著牛油的香味撲了過來,瞬間驅散了身上的寒氣。
老闆熟稔地迎上來:“張老師、田老師,還是老位置?”
“對,要個鴛鴦鍋,微辣就行。”張若雲一邊找位置坐下,一邊回頭問沈復,“你是湖北人,吃辣應該沒問題吧?這家微辣也夠味,要是覺得辣,咱們再加點清湯。”
沈復點點頭,眼睛已經盯上了選單上的圖片。
紅油翻滾的辣鍋、飄著蔥段的清湯鍋,還有那一盤盤碼得整齊的羊肉卷、毛肚,看著就饞人:“能吃!我老家湖北的,從小就吃辣,就是在韓國待久了,好久沒吃這麼正宗的辣鍋了,有點想念這個味兒。”
“那正好,今天讓你吃個夠。”張若雲笑著接過選單,熟練地點起菜。
“羊肉卷要兩盤,毛肚、黃喉各一份,牛肉丸是手工的,這個牛肉丸裡面全是肉粒,特別彈。”他還特意加了份青菜和豆腐,“吃點素的解膩,不然辣多了容易上火。”
沒一會兒,鴛鴦鍋就端了上來。辣鍋的紅油“咕嘟咕嘟”地冒著泡。
撒在上面的幹辣椒和花椒隨著湯汁翻滾,香氣直往鼻子裡鑽。
清湯鍋飄著幾片生薑和紅棗,湯色清亮。
沈復盯著辣鍋看了會兒,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他學著張若雲的樣子,夾了片毛肚放進辣鍋,心裡數著“七上八下”,等毛肚微微卷曲,立刻撈出來,沾了點香油蒜泥。
毛肚入口脆爽,辣勁順著舌尖蔓延開,帶著牛油的香,一點都不嗆人。沈復眼睛立刻亮了:“哇,這個好吃!比我在韓國吃的好吃多了,毛肚也新鮮,嚼著特別脆!”
“那你再試試牛肉丸。”李吣笑著夾了個圓潤的牛肉丸放進他碗裡,“這個要多煮會兒,裡面的汁水很足,小心燙。”
沈復吹了吹牛肉丸,輕輕咬了個小口——鮮美的肉汁瞬間在嘴裡爆開,肉質緊實又帶著彈性,嚼起來能吃到細碎的牛肉粒,比韓國魚丸的“軟綿”多了一層嚼勁。
他嚼著點點頭,含糊地說:“真的好吃!比魚丸有嚼勁,還特別鮮,這才是中國火鍋的味兒!”
田宇坐在旁邊,看著他狼吞虎嚥的樣子,笑著遞了杯溫茶過去:“慢點吃,沒人跟你搶。這家店在橫店開了五年了,好多劇組收工都來這兒吃,味道確實地道——你要是喜歡,下次咱們拍夜戲,還來這兒,讓你把想吃的都點一遍。”
大家邊吃邊聊,鍋裡的熱氣氤氳著,把每個人的臉都烘得紅撲撲的。
張若雲夾了片黃喉放進嘴裡,忽然想起白天的拍攝,忍不住笑出聲:“沈復,你白天拍抱著算盤跑的戲,還記得不?你剛跑兩步,那古裝裙襬就勾了桌腿,差點絆倒的時候,你下意識地把算盤抱在懷裡,那表情——又急又怕,還不忘護著算盤,我當時就忍不住笑場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