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羽自己。
率領麾下三萬血虎親衛,九千玩家武將。
直撲京都!
歷史上。
虎牢關一戰戰敗之後。
董卓接下來要做的。
就是聚攏整個京都的財富。
火燒京都。
挾持天子百官。
準備西遷!!
京都城內。
相國府中。
董卓。
以及其麾下的核心文官武將,再度匯聚一堂。
不過…
此時的董卓臉色極為難看。
一臉的陰沉和暴虐之色。
幾名沒有參加汜水關和虎牢關之戰的文臣武將,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無表情,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音。
而呂布李儒二人,以及從虎牢關敗退而來的武將和謀士,在大廳內齊刷刷的跪了一地!
呂布顯得極為虛弱。
他發現
自己的實力,又退回到了神道之下,甚至…
比在修煉那所謂的神道功法之前,還要弱一些!
那一道神道功法,本就是邪崇寄生於呂布體內的陰謀。
呂布這些年的努力,都為那邪崇做了嫁衣。
而此刻。
汜水關和虎牢關兩座雄關失守。
兩座京都城引以為屏障的雄關天險,落入到了諸侯掌握之中。
此刻的京都。
已經在諸侯兵峰威脅之下。
兩座雄關。
也成為了諸侯聯軍的倚仗。
依靠兩座雄關。
諸侯聯軍,進可攻,退可守。
局勢,對於董卓極為不利!
便是在這半年來。
沉迷於酒色。
失去了雄心壯志的董卓也知曉。
單單憑藉一座京都孤城。
是絕對阻擋不住諸侯聯軍的!
尤其是…
那諸侯聯軍,還是燕王秦羽統帥的!
在這等情況下。
董卓已經沒有膽魄,再與秦羽在戰場上碰面。
儘管心中極為惱怒。
但是董卓還是保持了一絲清醒。
在大罵了一頓發洩了心中怒氣之後。
董卓看著大廳內的呂布和李儒幾人,語氣也稍微緩和下來。
呂布,他麾下第一大將。
李儒,他麾下地一謀士。
若是以丟失關隘的罪名處罰二人。
那豈不是自損武力?
到了現在……
只能好言安慰,好讓二人繼續盡心盡力為他效力。
“罷了罷了!”
“燕王天下無敵!”
“麾下血虎親衛,也是天下第一強兵。爾等不是燕王的對手,也情有可原。”
“都起來吧!”
伴隨著董卓的話語。
以呂布和李儒為首的虎牢關敗將才起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懲罰自然是不能懲罰的。
現在董卓能依靠的。
就是呂布和李儒這等強悍的武將文臣。
諸侯聯軍,攻克兩座雄關。
京都城已是危在旦夕!
尤其是…
那天下無敵的燕王,恐怕不會放過攻克京都,拯救大漢天子百官這等名聲。
若是因為自己的暴怒和懲罰,讓自己的核心武將謀士起了異心,那董卓可真的是迴天無力了。
微微思索。
董卓緩緩開口說道:“諸位,不妨說說,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如何擊退諸侯聯軍?如何擊退燕王秦羽?如何保住京都城?
如何保住…自己的權力,和榮華富貴?
這些。
是董卓首先要考慮的。
大廳之內。
一片死寂。
燕王秦羽之威,已讓董卓麾下膽寒。
連呂布,都已經完全是一副談秦羽色變的模樣。
其餘武將、謀士。
又有誰。
膽敢說自己有辦法對付秦羽呢?
許久之後。
在董卓臉色越來越陰沉的時候。
李儒作為第一謀士。
不得不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主公,如今之計…唯有放棄京都,遷都長安,以潼關、函谷關之險,阻擋諸侯聯軍。”
用潼關函谷關之險峻…
只是,這兩大雄關,比之汜水關,虎牢關又如何呢?
“遷都?”
董卓略有些猶豫。
遷都可是大事。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遷都,可定興衰!
當年商朝屢次遷都,也製造了幾次中興。
周代也曾經遷都。
因此,遷都對於一個王朝來說,並不是不可為之事。
當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都城就在長安。
後來光武中興,都城就建在如今的京都了。
因此。
遷都確實是一招。
但卻是一招險招!
不過,李儒畢竟是他麾下的第一謀士,因此,他還是想要聽聽李儒的意見的。
李儒點頭說道:“沒錯,主公。便是遷都!!”
“近日,京都城內,有一則童謠流傳,‘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屬下以為,主公遷都長安,可等局勢穩定,再圖謀後世!”
西頭一個漢,對應的應該是漢高祖劉邦興旺於西都長安,共傳皇位一十二;東頭一個漢,對應的是漢光武皇帝興旺於東都洛陽,至今,也傳皇位一十二位!
董卓自然是知道其中典故的。
如今聽李儒一說。
也覺得這是天道輪迴,或許是他董卓取代漢室的開始!
李儒的聲音繼續響起。
“而且,京都距離虎牢關太近,如今虎牢關陷落,諸侯頃刻之間,就可威逼京都!而西都長安,距離京都數萬裡!”
“路途如此遙遠!那諸侯聯軍,攻佔了京都之後,就未必有心繼續往長安進發了!”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主公避退長安,那關東諸侯,未必會緊隨而至,而且,長安也有雄關天險,如此,我們也是有險可依。”
其實。
李儒還有一些沒有說出來。
西都長安,靠近董卓的大本營…涼州!
若是身在關中,在京都城之中。
董卓還需要拿出大量的兵力,鎮壓各方,使得各地不至於作亂。
但是。
在西涼之地。
乃是董卓經營多年的大本營。
長安城背靠涼州,又有潼關、函谷關等雄關天險。
對於董卓來說。
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