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姐,稍等一下。”
等華惠靈坐好後,陳澈示意一聲,獨自走向樓梯的位置上了樓。
昨天晚上他是在這裡睡的,因為他胳膊有傷的原故,沒再發生那晚的事。
小桃奈倒是貼身想照顧他。
只不過被他無情拒絕了。
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的傷不影響做一些什麼,比如說“哦”!
又比如,陳澈站著不動。
對方撅著自己動。
躺著不動不行,本身他就有支架,不能劇烈運動,對方在上面也會影響到他。
話說回來。
陳澈是不能動、也不想動小桃奈。
那小桃奈的照顧,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折磨,自己睡覺就挺好的。
如今他還沒有完全脫離危險期,別墅裡有照顧他的醫生,這幾天給他換藥、檢查,防止傷口感染,包括來熙也是。
這也是他不得不留在獅城,最起碼需要三天才能走的原因之一。
他的傷口還沒有縫合,醫生說的是三天以後,算是隻是差不多七天時間。
來熙的傷要複雜一些。
不過好在他們都是精壯小夥子,陳澈還專門問了,大概需要一個月時間。
一個月後,就進入康復期了。
等完全恢復,看個人情況。
…
不久,陳澈重新折返回來,手上多了一個檔案袋,回到了沙發上。
“要開啟嗎?”
華惠靈看他手不方便,主動接過。
陳澈笑道:
“這是給家姐準備的,希望你能在上面簽字,具體的我們可以再談。”
他的話沒頭沒尾。
華惠靈不明所以,不過並沒有著急問,而是抽出裡面的東西看了眼道:
“這是你那家影視公司?”
陳澈點頭道:
“是,家姐在這個行業畢竟有經驗,所以我想著,能向家姐取取經。”
華惠靈詫異道:
“你好像又看好這個行業了。”
她這個“又”字用的好,因為陳澈曾經說過他沒有踏入這個行業的想法。
如今兩種回答,僅時隔一個月。
陳澈聞言靦腆一笑:
“其實我一向都看好這個行業,只是做不做需要考慮當前的情況,家姐可能不知道,我其實很早就涉足傳媒業了…”
陳澈把自己的想法跟華惠靈說了說,試圖說服對方簽下那份股份轉讓協議。
緊接著,他有從資料夾裡,拿出一些燕京傳過來的版權協議書,表明自己的決心,是真的想今年就開始做專案。
再過一兩年,就是影視業的寒冬期,陳澈現在入局其實並不明智。
不過,他有掛啊!
他可以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而且他入局這個行業是有需求的。
第一,是他想玩。
陳澈覺得這個需求是第一位的,如果他不是有錢的話,憑藉他那點重生的先知條件,不足以他在這個行業披荊斬棘。
如果不能披荊斬棘,就不適合做。
所以玩票性質還是第一位。
屬於是精神方面的需求。
畢竟誰不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讓光鮮亮麗的明星親自為自己服務呢。
第二,是他要捧人。
他已經答應了宋妙瑜,且如何讓對方妥協當情人,他自然需要有所付出。
宋妙瑜在自己公司發展,包括自己在這個行業有話語權,才能減少帽子機率。
第三,完善傳媒產業鏈。
陳澈佈局了新傳媒,且完全是奔著龍頭一哥去的,他不可能對傳統影視業完全視而不見,兩者之間還是有共同性的。
MCN、短劇、電影、娛樂經紀等,這些東西他做了一半,沒道理捨棄另一半,畢竟某些方面來說,這些互通有無。
尤其是陳澈瞄準了喜劇市場,這可是未來他有意投資的領域。
影視行業即將面臨寒冬期不假,可它並不是死翹翹了,還是有搞頭的。
陳澈現在並非是一窮二白了,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他的想法得到了一絲改變。
重生的福利,他能搞的都搞了,連比特幣都囤積了好多,他不能搞的也在搞,為的就是為以後做準備,為未知做準備。
他堅信:“主流媒體的衰落不是終點,而是資訊主權重新分配的起點。”
口罩是災難,更是機遇。
對於普通人來說,口罩限制了自由,除了免費打疫苗以外,對自身沒有任何好處,公司裁員、收入銳減等大量壞處。
就像戰爭對於老百姓來說,沒有任何一點好處,妻離子散、易子而食、哀嚎遍野等詞彙都是形容對苦難的負面評價。
可亂世才能出英雄啊。
口罩影響了自己,但更會影響其他人,只要自己不亂,遍地是黃金。
雖說這些機遇,不能跟以前煤老闆、網際網路興起那些機遇比,不過能賺錢就是了,再差還能比重生之前混的差嘛。
“噠…噠…噠”
客廳裡,正當陳澈和華惠靈聊的興起,對合作有了一定成果時。
耳邊由遠及近,兩人都聽到了一陣高跟鞋的聲音,節奏十分的動聽悅耳。
陳澈抬頭望去,不由道:
“這麼快?我還準備去接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