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倒行逆施,搞得寧國府聲名狼藉,再加上父母早喪,府中也沒有長輩操持此事。”
應國公聽後微微一笑說道。
“你是你,賈珍是賈珍,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陛下聖明燭照,已經將賈珍父子流放數千裡,終生不得回京,他們對你不會再有什麼影響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此乃人倫之事。”
“你若是有成婚之意的話,我為你說一戶人家,看看可合乎你的心意。”
聽完應國公的話,賈琅就知道,自己猜對了,今日應國公是來為自己保媒拉縴的。
看應國公鋪墊了這麼久,多半也是擔心事情不成反倒讓自己厭煩。
有應國公這個態度,賈琅也沒什麼擔心的了,隨後賈琅看向應國公說道。
“伯父肯為我操持婚姻大事,我十分感激,只是不知女方是哪家千金啊?”
應國公微微一笑後說道。
“說來你也應該認識,禮部尚書竇世樞大人的侄女,戶部侍郎竇世英的嫡女竇昭姑娘。”
聽到這裡,賈琅也是有些詫異,好傢伙,這竇家路子這麼野嘛,直接託人託到了應國府。
沒聽說竇家跟應國府有什麼聯絡啊。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之前賈琅故意和竇家兄弟結交,為的就是讓竇世樞心動,主動的撮合自己和竇昭。
畢竟竇昭是實打實的九重紫一號大女主,這要是拿下了,簽到獎勵必然是非常豐厚。
而且賈琅對竇昭的性格還是很滿意的,不僅愛憎分明,而且很有能力。
如今應國公幫著竇家牽線搭橋,倒也省卻了賈琅許多的功夫。
竇家能主動找上賈琅,剩下的基本賈琅點個頭事情就成了。
賈琅略一思考後看向應國公說道。
“伯父,要說這件事情也真是湊巧。”
應國公聽後趕忙詢問道。
“怎麼說。”
賈琅輕笑一聲說道。
“說來我與竇姑娘也有數面之緣,印象深刻。”
“竇姑娘溫婉賢淑,舉止大方,言談得體,不卑不亢,一看便有大家閨秀的風采。”
“我心生好感,只是一來家中沒有長輩操持,二來也沒有合適的人在中間牽線搭橋。”
“不想今日伯父居然說起了此事,真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應國公有些驚訝,而後笑了笑說道。
“是嘛,若真是如此,郎有情妾有意,那就再合適不過了。”
“賢侄,不瞞你說,這件事是竇姑娘的祖母幫著操持的。”
“她跟你伯母有舊交。”
“你伯母跟我說的時候,我還有些擔心呢。”
“畢竟竇家雖然也算得上顯赫人家,但是跟寧國府比起來,還是遜色不少。”
“沒想到你居然也中意竇家姑娘,這豈不是兩全其美嘛。”
賈琅微微點頭後說道。
“也真是巧合,說起來寧國府雖然傳承百年,但畢竟是武勳世家。”
“若真能和竇姑娘這種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結親,也能給寧國府帶來一份儒雅之風,我求之不得啊。”
應國公眼看著事情這般順利,頓時臉上露出了笑容。
“有你這番話,我也就踏實了。”
“你放心,賢侄,這個媒人我做了。”
“今日竇姑娘和崔老太太就在我府上,這樣吧,你和竇姑娘見個面,順便也讓老太太看看你,你意下如何?”
賈琅輕笑一聲說道。
“客隨主便,聽伯父安排。”
隨後應國公便起身到了外邊,吩咐丫鬟到後宅通報一聲,請崔老太太和竇昭到前廳來。
後宅之內,今日的竇昭精心打扮了一番,本就姣好的面容在精緻華貴的服侍映襯之下,更加美豔不可方物。
此時的竇昭正乖巧的坐在一旁,聽著劉氏和崔老太太聊天。
劉氏看向崔老太太笑著說道。
“老姐姐,彆著急,我們家老頭子辦事情還是很穩妥的。”
“我估計很快就有訊息了,咱們稍安勿躁啊。”
崔老太太點了點頭後說道。
“這次的事情給你們兩口子添麻煩了啊。”
劉氏擺了擺手說道。
“這算什麼麻煩啊,我們兩口子不過是牽線搭橋,成與不成的,還要看寧國公和竇家。”
“再說了,昭兒生的這般亭亭玉立,又端莊大方,有這麼好的條件,尋一個如意郎君還算得上難事嘛。”
一旁的竇昭聽後俏臉一紅趕忙說道。
“夫人謬讚了,竇昭當不得夫人這般誇讚。”
劉氏輕笑一聲說道。
“你這孩子,還不好意思了。”
崔老太太笑了笑說道。
“女兒家嘛,麵皮嫩兒。”
就在幾人閒聊之時,丫鬟走進了房中來到了劉氏跟前耳語了兩句,劉氏聽後頓時便露出了笑容。
崔老太太見狀有些好奇問道。
“怎麼,出什麼事了嗎?”
劉氏看向崔老太太笑著說道。
“老姐姐,我這裡可要先給你道喜了。”
崔老太太趕忙問道。
“怎麼說?”
劉氏喜笑顏開說道。
“我們家老頭子方才跟寧國公聊了聊終身大事,提了提昭兒。”
“你知道寧國公怎麼說嘛。”
“寧國公說他對昭兒印象深刻,很有好感。”
“只是礙於家中無長輩操持,又找不到合適的介紹人,所以才暫時擱置了。”
“我們家老頭子這一說,可謂是正中寧國公下懷啊,這件事應該是板上釘釘了。”
崔老太太一聽頓時喜出望外,竇昭也是露出了笑容,但很快又化作了羞澀,害羞的低下了頭。
劉氏接著說道。
“老姐姐,咱們也別在這坐著了,走吧,去前廳,一起見見你未來的孫女婿吧。”
崔老太太此時心情只能用驚喜兩個字來形容。
在此之前,她其實對這樁婚事沒報什麼希望,只不過為了讓孫女不留遺憾,所以才託付到了應國公夫人面前。
但萬萬沒想到,寧國公和自家孫女卻是彼此互生好感,頗有情投意合的意思,這怎麼不讓崔老太太開心呢。
崔老太太獨居多年,後來竇昭來到了崔老太太身邊之後,老太太可謂是滿腔的慈愛灌注到了竇昭的身上。
如今眼看孫女喜得佳婿,崔老太太心裡不捨孫女的同時,也由衷的為孫女有個好的歸宿感到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