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左擁金釵,右抱五福

第42章 尤氏心思,異常的王夫人

竇昭聽後這叫一個尷尬啊。

祖母這誤會可是誤會大了。

要是賈琅都屬於門楣低下的,那放眼整個大夏,能說得過去的,大概也就只有皇子了。

竇昭之所以這段時間一直糾結,就是因為賈琅出身實在太高了。

十七歲的公爵,這是什麼概念。

在同齡人還處在遊手好閒,風花雪月的時候,賈琅已經走完了多少軍人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道路,不僅獲封公爵,還執掌殿前司,可謂是要權有權,要勢有勢。

以賈琅的身份,不是宰輔千金,國公嫡女,宗室郡主之類的出身,怕是連給賈琅提親的底氣都沒有。

竇家雖然也算得上名門望族,但是如今竇家家主竇世樞,也不過是二品的禮部尚書。

而竇昭的父親竇世英,則是三品的戶部侍郎。

竇昭敢肯定,若是自己和父親表露出一絲想嫁給賈琅的心思,那竇家所有人都會恥笑自己是異想天開的。

對於竇昭這個年紀的少女而言,儘管她對賈琅心生愛慕,但是卻只能隱藏在心中,不敢有絲毫的洩露,這無疑是十分難受的。

愛而不得,大概算得上是最折磨人的事情之一了。

所以面對著崔老太太的詢問,竇昭也只能是撒了撒嬌後說道。

“祖母,您就別問了,孫女就是這幾日有些疲累了,過些時日就好了。”

眼看著竇昭撒嬌連連,崔老太太也明白,自己再追問下去,估計也是問不出什麼了。

略一思考後,崔老太太微微點頭後說道。

“好吧,那你自己注意些,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

“若是真有如意郎君,祖母一定會幫你的。”

“千萬不要覺得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母就是因為這八個字,一生困頓。”

“所以我是絕不會讓你重蹈覆轍的。”

竇昭聽後乖巧的依偎在了祖母身邊。

雖然童年經歷了喪母之痛,但是祖母的關愛,無疑為竇昭的童年點亮了一盞明燈,讓竇昭的童年生活不至於滿是黑暗。

祖孫二人又聊了幾句後,竇昭便離開了房中,處理起商行的事情了。

轉過天來,寧國府後宅尤氏的住所之中,尤氏正和一個約莫四十歲左右的婦人說著話。

這個婦人的身份說來很有意思,乃是尤氏的繼母尤老孃。

雖然說輩分大,但是尤老孃和尤氏的年紀其實也沒差幾歲。

尤氏今年三十多歲,尤老孃也就是四十上下。

當初尤氏的生母去世之後,尤氏的父親續絃娶了尤老孃。

同時尤老孃還帶來了兩個女兒,也就是為人熟知的尤二姐尤三姐。

其實對於尤老孃,尤氏是不怎麼喜歡的。

尤氏是個內秀的人,她能力並不差,但嫁給賈珍這麼多年,她從來都沒有想過掌管寧國府的事情。

在紅樓原著之中,尤氏的公公賈敬因為煉丹服丹搞得重金屬中毒一命嗚呼。

當時因為賈珍並不在家,所以處理葬禮的事情便只能落在了尤氏的身上。

從來都不管事的尤氏,將這件事處理的是井井有條,處處妥當,這是原文的描述。

由此可見,尤氏管理能力並不差,只不過她與王熙鳳性格截然相反,王熙鳳是潑辣外向,尤氏則是內斂,所以她不愛出風頭,只想著安靜的過自己的日子。

而尤老孃則不同,從她二十多歲嫁給了當時尤氏那四十多歲的父親來看,尤老孃的性格一覽無餘。

尤老孃圖什麼呢,肯定不是圖尤氏的父親歲數大不洗澡,而是看中尤家的條件。

在尤氏的父親去世之前,尤氏便把繼母和兩個妹妹託付給了尤氏,希望她能多多照顧。

然而尤氏對尤老孃趨炎附勢的性格可謂是不厭其煩。

按照常理來說,尤氏是不會主動找上尤老孃的。

但是今日,卻是尤氏主動邀請尤老孃到寧國府來的。

在簡單的寒暄了兩句後,尤老孃便故作關切看向尤氏說道。

“大姐兒,前段時間寧國府出事了,我早燒香晚磕頭,祈求佛祖保佑你平安無事。”

“萬幸啊,你總算是安全了。”

聽到這裡,尤氏也是淡然一笑,心裡其實滿是不屑。

若是這個繼母真的關心自己,就該雪中送炭,而不是到了現在,來跟自己說什麼漂亮話。

不過今天尤氏請繼母前來有自己的盤算,所以尤氏溫和說道。

“多蒙母親掛念,府裡確實出了不小的事情,但如今也算是轉危為安了。”

“我們家那口子和那個繼子,因為犯了官司,被陛下流放了,這輩子是回不來的。”

“如今侯府管事的是我那小叔子,他已經承襲了寧國公爵位,對我也很是照顧。”

聽到這裡,尤老孃的心思瞬間活泛了起來,她若有所思問道。

“大姐兒,你說的小叔子,應該就是琅二爺吧。”

“我記得他年紀不大吧。”

尤氏微微點頭說道。

“今年十七歲,就已經立下了不世功勳,比我們家那口子厲害多了。”

“原本寧國府的爵位已經成了三等將軍了,如今又成了公爵,這都是我那小叔子戰功換來的。”

“好了,不說這個了。”

“母親,這次我請您過來,是有些事情想和您商議。”

尤老孃隨即說道。

“大姐兒,有什麼事你說。”

尤氏淡然一笑說道。

“之前母親不是一直想著讓我幫兩個妹妹找個好婚事嘛。”

尤老孃點了點頭說道。

“可不是嘛,二姐兒雖然訂婚了,但那個張華太不成器,整日裡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把他爹氣的不輕,直接把他趕出家門了。”

“二姐兒要是嫁到這樣的人家,還不得跟著一輩子受苦啊。”

“三姐兒年紀倒是還小點,但也十五六了。”

“你爹爹走得早,娘又沒本事。”

“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

“咱們家最有本事的就是大姐兒你了,你兩個妹妹的婚事,還是得託付給你啊。”

尤氏溫和看向尤老孃說道。

“母親放心,爹爹臨終前囑咐過我,讓我贍養母親,照顧兩個妹妹。”

“她們的婚事,我自然是責無旁貸。”

“我是這麼想的,公爺如今位高權重,手下的青年才俊也多。”

“能夠往來寧國府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