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左擁金釵,右抱五福

第44章 陳年舊事

在親兵離開之後,宋墨和顧廷燁也看向了那輛藍色馬車。

藍色馬車不多時便停在了街邊一個衚衕口,而後一箇中年男子下了馬車。

男子很是警覺的看了看周圍,確認沒什麼異常後,才走進了衚衕內。

當看清中年男子相貌之後,顧廷燁很是詫異說道。

“硯堂,那不是你爹嘛。”

“他怎麼看起來一副鬼鬼祟祟的樣子啊,看著不像是在幹什麼好事啊。”

宋墨也是滿臉疑惑看向賈琅問道。

“公爺,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

賈琅拍了拍宋墨的肩膀後說道。

“硯堂,你要做好心裡準備啊。”

“你是不是很好奇,你爹幹嘛喬裝前來,還鬼鬼祟祟的。”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爹在這養了個外室。”

“咳咳。”

一聽這話,宋墨和顧廷燁都被驚得咳嗽了起來。

隨後顧廷燁很是詫異說道。

“不是,就養個外室而已,英國公至於嘛。”

“他怎麼說也是一家之主,也沒聽說國公夫人是善妒之人啊。”

宋墨也很是不解說道。

“公爺,我爹他對女色並不喜愛,這麼多年府中連個妾室都沒有。”

“我母親以前還曾勸過他收兩個側室,免得旁人議論,說是我母親善妒,但我爹都拒絕了。”

“他何必偷摸的在外邊養妾室呢。”

賈琅擺了擺手後說道。

“這個外室跟你們想的那種外室不一樣,她在這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了。”

“這二十年,你爹隔三差五就會來看她。”

宋墨聽後很是詫異說道。

“這,我爹孃成婚也不過二十一年,公爺的意思是,在我爹孃成婚之前,我爹就和這個外室好上了是嗎?”

賈琅微微點頭後說道。

“沒錯,是這樣的。”

“住在這裡的女人名叫黎舒窈,原本是教坊司的一個犯官之女。”

“她認識你爹,比你娘還要早得多。”

“另外,硯堂,關於萬佛寺,你難道就沒有聽你母親提起過什麼事情嗎?”

宋墨仔細回憶了一番後有些驚駭說道。

“我想起來了,我母親當年就是在萬佛寺早產後生下了我弟弟。”

賈琅意味深長說道。

“大凡早產之人,基本都先天體弱多病,極易夭折,但你弟弟身體很好,跟早產之人可不太像。”

“硯堂,你難道就不覺得其中有什麼蹊蹺之處嗎?”

顧廷燁聽後略一聯想,而後一臉震驚說道。

“公爺,你的意思是、是、”

顧廷燁險些脫口而出,但看著宋墨越發難看的臉色,終究還是忍住了。

宋墨此時心裡翻江倒海,五味雜陳。

他努力平復了一下心情,看向賈琅詢問道。

“公爺的意思是,我弟弟根本就不是我母親的血脈,而是我父親與這個外室所出是嗎?”

賈琅微微點頭後說道。

“硯堂,你不是一直都不理解,一個人為何會不愛自己的兒子嘛。”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不愛孩子的母親。”

“常言說得好,愛屋及烏,相應的,便有了恨屋及烏。”

“你爹和你娘,是家族聯姻。”

“你爹想娶的,一直都是這個外室。”

“他覺得是你娘破壞了這一切,但他又離不開定國公府的支援。”

“所以他只能忍著,表面上裝作和你娘恩愛。”

“他把這份壓抑,完完全全的發洩到了你身上,這就是你不被他喜歡的根本原因。”

“我知道,你到現在還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

“沒關係,我再帶你去見一個人,你就什麼都明白了。”

“咱們走吧。”

賈琅率先走出,隨後宋墨和顧廷燁緊隨其後,三人直入萬佛寺,來到了萬佛寺住持居住的禪堂外。

一個小沙彌看到了賈琅三人後趕忙攔住三人去路說道。

“三位施主,此處乃是我寺住持清修的禪堂,不對香客開放。”

“三位若是想誦經禮佛,還請到大殿去。”

賈琅理都沒理這個小沙彌,徑直便往裡走。

小沙彌見狀正準備說話之時,卻被顧廷燁一把扭住了手臂,疼的小沙彌齜牙咧嘴。

在賈琅和宋墨進去後,顧廷燁才笑了笑說道。

“你說說你,一個月就那點月錢,你玩什麼命啊,起開。”

隨後顧廷燁一把推開了小沙彌,也走進了禪堂之中。

禪堂內,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和尚此時正打坐在蒲團上。

當聽到腳步聲後,老和尚緩緩睜開了雙眼後說道。

“幾位施主不請自來,卻不知所為何事啊。”

賈琅看了老和尚一眼後說道。

“今日前來,是想請大師講一講十七年前驚蟄日的一樁舊事。”

“大師不會沒有印象了吧。”

老和尚聽後嘆了口氣說道。

“這段孽債,終究還是找上門了。”

“老衲就知道會如此。”

“不知各位與英國府,是何關係啊。”

宋墨聞聽此言趕忙詢問道。

“在下便是英國府嫡長子宋墨。”

老和尚有些感慨說道。

“老衲當年畏於強權,不敢揭露真相。”

“今日能了卻當年舊事,也算是匡扶過失。”

“也罷,既然是定襄侯當面,那老衲便將當年舊事一一告知。”

而後老和尚便娓娓道來。

當年宋墨的母親蔣惠蓀懷有身孕,前來萬佛寺祈福。

彼時宋宜春養的外室黎舒窈已經產下一子,一個月大了。

宋宜春為了能給這個外室子謀取一個正大光明的身份,暗中用手段害的蔣惠蓀受驚早產。

而後宋宜春又安排人偷換了嬰兒,蔣惠蓀產下的是一個女嬰,宋宜春卻說是男嬰。

就這樣宋宜春把外室子變成了自己的嫡子。

蔣惠蓀從頭到尾都被矇在鼓裡,稀裡糊塗的給小三養了這麼多年兒子。

但這一切,都被萬佛寺住持看在眼裡。

只是他擔心萬一自己說出真相,宋宜春對自己下毒手,所以才沉默不語。

這倒應了仙尊之中竹君子與春秋蟬的故事。

君子不會撒謊,但是面對強權,會選擇沉默。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