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話,把張俊平給聽懵了。
合著這人交朋友的時候,也會從程式和系統構建這些方面來考慮事情?
不過這麼一想,好像也的確是這麼一回事,理科男處事邏輯?
接著,周瑜在身後的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字——侷限。
“系統是被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我們的智慧並非無窮無盡,也並非全知全能,所以每一個系統都必然有其侷限性。
理論上來說有限的問題一定有可行解,但系統的侷限性,要想破解,就必須要有足夠革新的思維,才能去破解這種侷限。
當初我們在做新科OS這款系統的時候,將這款系統定義為‘面向三十年後的未來、面向電子科技產品進入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作業系統。
它本來就不是所謂的電腦作業系統、手機智慧作業系統,它應該像是空氣、像是水一樣,連結著這些所有可以聯網的電子裝置,為它們提供一種邏輯工作的支援。
諸位,從現在開始,開啟我們的腦子,解放我們思維的枷鎖,不再去侷限於任何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去想想一個邏輯系統存在於萬事萬物之間。”
這個時候,張俊平突然說道:“把程式碼邏輯當做基本粒子嗎?我們人類認知的構成物質的最小及最基本的單位,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
在不改變物質屬性的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進入事物?”
面對這位腦子已經開竅許多的同事,周瑜對其打了一個響指。
“沒錯,但有一些錯,程式碼是什麼?是工具而已,它本身並不神奇,但能夠實現很多神奇的功能。
系統是什麼?
它是技術產品,但也是一種理念!
我們處事的理念,對世間萬物運動規律的一種總結,深入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基於一個系統的能力、適配多種電子裝置產品形態的無中心分散式理念。
在這種理念之下,我們完全可以開發出一個獨立但又並不只存在於一個電子產品,可以存在並支援多種電子產品的智慧系統。
在這個理念構造的系統核心之外,我們可以給它套上任何我們想套上的皮。
新科OS、殷商OS、外星人OS……等等名字。
只要它能夠實現不同的電子裝置之間的瞬間連線、功能互動、資源共享,給使用者提供科技、智慧的未來科技享受就行。
而且只要我們做出了核心與核心邏輯,那麼其他應用開發者、電子裝置研發者,只要掌握了該系統的一種資料聯通方式,就可以使用該系統支援的其他裝置、或者其他換殼系統,極大降低開發難度和成本。
這能夠讓應用開發者和裝置研發者擁有更多精力去聚焦應用功能發開,裝置功能研發。
它可以比塞班、Windows這些系統更開放,更簡單,也可以比安卓等系統,更開放、更自由,對開發者的幫助更大。
滿足不同形態、不同功能的電子裝置對於作業系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