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敏帖木兒親自拿起酒壺為常茂斟了三杯酒。
她也給自己滿了三杯。
她端起酒杯:“無敵大將,我敬你,算是給你賠罪了!”
敏敏帖木兒說到這裡,一仰脖子把三杯酒都喝了。
常茂見敏敏帖木兒如此客氣,還有一點兒不太習慣。
不過,既然人家已經把酒都喝了,他也只好把酒都喝乾了。
常茂見桌子上擺放的都是牛肉、羊肉等,他聽說這在北元來說是招待貴賓的規格了。
常茂也不客氣,風捲殘雲一般甩開腮幫子,顛起大槽牙,風捲殘雲一般吃喝了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無敵大將,我把你請過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請你幫忙。”敏敏帖木兒單刀直入。
常茂一聽,算是明白了,原來敏敏帖木兒有事要求教自己,怪不得如此客氣。
“公主,什麼事,你就說吧。”
令常茂沒想到的是,敏敏帖木兒在沒說話之前,先哭了起來。
這一下,把常茂給鬧愣了。
常茂是最見不得女人哭的,他也不知道該怎樣勸說敏敏帖木兒好了。
“你遇到什麼傷心事了,能不能和我說說?”
過了好半天,敏敏帖木兒漸漸地止住了悲聲,拿出手絹擦了擦眼淚:“無敵大將,不怕你笑話,我是個苦命的人啊,在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已經去世了。
坤帖木兒是我同父異母的哥哥。
後來,他把我送到了狼居胥山,讓我跟著一位獨臂神尼學習武藝。
一年前,我學習期滿,多多少少也學會一點武藝。
我哥要攻打北平,缺少良將,就派人送信給我,讓我回來了。
在他的心裡,他哪裡把我當做妹妹看,分明就是把我當做一個男子看待,
為他東征西討。
我已經十八歲了。
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我的終身大事。
每當,我想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心情就非常沉重。
雖然在我們大元,也有很多的王公貴族家的子弟去向我提親,但是,我都看不上。
我心裡想,我要麼就不嫁,要嫁就嫁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找到這個人。
直到今天,在戰場上我遇見了朱允熥,我感覺到朱允熥就是我要尋找的那個人。
所以,我把你老人家給請來了,希望你能夠從中為媒,幫我們玉成此事。”
常茂算是明白了,鬧了半天,她是要找自己幫她和朱允熥保媒呀。
常茂把酒杯放下了:“公主啊,看得出你對朱允熥是一見傾心,一片痴情,我也深受感動。
但是,這事兒有點兒麻煩。”
“為什麼?”
“朱允熥已經成親了,他的妻子叫趙靈兒,並且,他們已經生了一個兒子。
這如何是好呀?”常茂兩手一攤。
“那有什麼關係呢?我現在就派人過去,把趙靈兒給殺了,不就得了?”
常茂一聽,唬得臉色蒼白:“使不得,使不得,趙靈兒是朱允熥結髮妻子,共患難的妻子,他們生死與共,怎麼能殺呢?
你把她殺了,朱允熥豈不是恨你一個洞?
他又怎麼可能與你成親呢?”
敏敏帖木耳聽了,眨了眨眼睛。
她覺得常茂說得好像也有道理。
“如果不殺趙靈兒的話,又怎麼辦呢?”
“在我們大明,一個王爺有三妻四妾,那是很正常的事兒。
如果你真心喜歡朱允熥的話,如果你不嫌棄的話,讓你和趙靈兒共同侍奉朱允熥,如何呀?”
敏敏帖木兒聽了之後,想了想,好像也只有這個辦法了:“只是不知趙靈兒是否願意。”
常茂夾起一塊牛肉放進了嘴裡,一邊咀嚼著,一邊說:“這事兒的確不太好辦。
我聽朱允熥說,你答應他,如果你們成了親之後,你讓你哥借10萬兵馬給他打天下,不知可有此事?”
敏敏帖木兒點了點頭,道:“是的,如果朱允熥真的能和我成了親,入了洞房,我可以勸說我哥借10萬人馬給他。”
常茂不禁問道:“你能做得了你哥的主嗎?
你哥要是不同意借兵給他,又怎麼辦呢?”
敏敏帖木兒朗聲笑道:“無敵大將,這你放心,我哥向來很聽我的話,我們北元有數十萬軍隊,給他十萬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常茂心想這倒也是。
他和北元打交道多年,知道元軍實力強悍呀。
常茂又皺起了眉頭:“只是允熥那個臭脾氣,不太好說話呀。”
“我知道他不好說話,所以,我把你給請來了。
白天的時候,我和他在一起泡溫泉的時候,我就已經對他說了,讓他和我拜天地,入洞房,
他死活不答應,我真想不明白,這世上怎麼還會有這樣的男人?
難道說我長得不夠好看嗎?
還是說我沒有趙靈兒長得美麗?”
常茂擺了擺手:“你不必多想,在我看來,你比趙靈兒長得好看,
而且,你又有能耐,是統兵的大將呀。”
“自從我回來之後,一直擔任先鋒。”
“先鋒大將?那更了不起,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幹得了的呀。”
“無敵大將,如果說你能玉成我和朱允熥之間的親事,
我將對你感激不盡,
我不但把你們的糧食,被我俘虜的軍士釋放回去,我還另有重謝。”
此時,常茂已經吃飽喝足了,拿出一支牙籤在剔牙。
他擺了擺手,那倒不必:“我常茂並不是一個貪財的人。
我此次來到北平,完全是因為朱允熥,
我和他二舅為了保護他,所以,才來到這裡。”
敏敏帖木兒站起身來,在帳篷裡來回走動:“如此說來,朱允熥還是很幸運的,有你們這麼好的舅舅愛護他。”
常茂笑道:“這事兒怎麼說呢?那也是因為他爭氣呀。
如果他是個不爭氣的孩子,我們也懶得管他。
只是他受的冤屈太大了啊。
他是太子朱標和常氏所生,朱雄英死了之後,他就應該是嫡皇孫了,是完全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可是,事與願違,最終,老朱卻把皇位傳給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