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得益於貿易的繁榮,便不斷吸引人口前來定居,下樅陽以“大街”為中心,民居遠遠的往四面延伸,據龐雨的觀察,居民數量不會少於桐城縣治,龐雨對這種活躍的商業城鎮感覺更親切。
何仙崖隨在龐雨身邊解說著,他也很樂意出這種差,因他來過樅陽兩次,此時落後半個身位,便臨時充當導遊的角色。
“二哥你看,這兩條小溝,便是從來時看到的月兒湖引來,樅陽周圍種魚田最多,尤其以龍井蕩中肉味最為鮮美,漕倉署晚間定然要請二哥去品嚐一番。”
桐城周圍塘湖很多,縣治裡賣的魚又多又便宜,龐雨對樅陽的魚肉沒多少興趣。
他卻對下樅陽的港口產生了不小的興趣,樅陽港其實就是一段靠近城鎮的河岸,岸邊商船和漕船鱗次櫛比,不斷有船隻起帆離去,河道上舟船往來,顯示出繁榮的商業活動。
“三弟,樅陽此處如此多船,都是拉些什麼貨品?”
何仙崖指著旁邊那些商家的倉廒道,“八成都是糧食,咱們桐城雨水充足土地肥沃,產糧一向豐厚,每年有糧商從附近收購大量糧食,再過得一月,到收熟的季節,各條河道糧船相接,就從這下樅陽順大江販往江南一帶。”
龐雨點點頭,樅陽這裡從經濟上看,應該超過桐城縣治,因為水運是此時最便宜最有效率的運輸方式。
龐雨來了這些日子,雖然以前對桐城的位置不太清楚,但安慶府是知道的,就在長江邊上,聽周圍人老說大江,也猜到就是說的長江,忍不住問道,“從此處到大江還有多遠?”
“出下樅陽往南幾里,就能到大江岸邊。”
“這麼近就能到大江?”
見何仙崖點頭,龐雨轉身便往倉庫大步走去。
何仙崖在後面追著大喊,“二哥這是去哪裡?”
“去看大江!”
龐雨回倉取了馬,帶著何仙崖出了下樅陽倉所在的東風口,過紅沙洲到了河岸街,順著河道往南而行。
出得鎮外,四周星羅棋佈著大小塘湖,沿河更有整片的圩田,圩田之上是修築整齊的大埂,排插條石井井有條,寬闊之處可達丈餘,路側遍植綠柳。
大埂在龐雨的視野中無盡的延伸,適逢秋色,江湖內灌,石堤柳蔭,差池映帶。
石堤兩旁交錯著稻田魚田,青黃相間色彩斑斕,波光之中天光雲影,龐雨便如行走於五色的水鄉夢境,忘卻了身在何方。
即便是前世他也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色,沉醉中不覺時間流逝,縱馬南行到一處兩河交匯的地方,前方水天交接,大河之上江流滔滔波光粼粼,磅礴的氣勢頓時將龐雨從迷幻的美夢中喚醒。
“長江。”龐雨喃喃道。
河道之中兩艘漕船正在匯入長江,江面航道中片帆點點。龐雨認真的看著江面,每當船影消失不久,便又有新的船隻從遠處出現。
龐雨策馬立於江邊一動不動,如同石雕一般看著江面,眼神不停閃動,細數著江面船影。
過了一刻鐘,何仙崖才氣喘吁吁的從後方趕來,一到龐雨身邊就攤在地上,喘息了半天才道:“二哥你不是腿被磨痛了嗎,跑幾里地就為來看一眼大江?”
龐雨低頭看著何仙崖道:“我方才在數江上過了多少船,這不是大江,這才是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