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這個細節,就可以推理出一點東西來了。
首先是,兇手是怎麼知道,寧浪平是派出所副所長呢?
要知道,1998年距離2003年似乎只有五年時間,
但這五年,網際網路的發展還是很迅速的,
現在想知道當地派出所所長是誰,到本地論壇問一問,很快就會有人回答。
但在五年前,資訊之閉塞,普通人根本就很難得知,
除非刻意去派出所瞭解,
但這樣的話,案件發生後,肯定會有人注意到的。
蕭逸看著卷宗,腦子裡很快就有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
犯人極有可能跟寧浪平認識!
這一點,倒是跟卷宗上,五年前的警方們的推理相悖,
五年前,
警方初步認為,這就是一起單純的如實搶劫殺人案。
因為行長姚軒家裡的三千多元現金,確實都被搜刮乾淨了,
同時還有銀行的一些紀念幣什麼的,都被嫌疑人拿走了,
這一切的行動,都跟常規的搶劫殺人案一樣,
搶槍,然後殺人,
所以五年前的警方,初步判定兇手是個外地人。
只不過,蕭逸卻能夠看出來,
這個兇手不僅知道寧浪平就是派出所副所長,還知道他被老婆趕出家後,都在哪裡住!
知道這兩點的,能是普通人的可能性很低!是外地人的可能性則更低!
而且這兩點,
毫不意外地跟黃鯤身上的特性貼切了。
兩人互相有交情,
說不定就是寧浪平心情鬱悶去保齡球館放鬆時,跟黃鯤說了一嘴這件事。
總之,
蕭逸覺得五年前警方的調查方向是錯誤的,
而熟人作案,才是正確的!
【叮!】
【發現關鍵線索,獎勵拼圖+1!】
【拼圖獎勵:指紋學知識+35%!】
蕭逸挑了挑眉,沒記錯的話,上次自己的指紋學知識得到過一次大幅度增長,
這一次增長,他瞬間學到了更高深的指紋學知識!
想到這,
蕭逸立馬翻開卷宗,
卷宗裡,
警方在遇害的銀行行長姚軒的家裡,確實發現了陌生人的指紋,
看著黑白照片下的指紋,蕭逸不由得表情認真。
要知道,五年前的時候,計算機系統並未普及,資訊化技術也不發達,
指紋自動識別系統也沒有建立,
指紋的比對工作,只能由專業的技術人員,用肉眼進行人工比對,
效率低不說,
在蕭逸眼裡,這還十分的粗糙。
卷宗裡寫著,一年的時間,
警方總共比對了上萬名可疑人員的指紋,
但都沒比對出什麼來。
而且因為調查思路是,兇手是外地人,
所以專案組還經常出差到外地,跑遍了大江南北的勞改勞教場所,
但都沒找到高度相同的指紋。
蕭逸想到這,搖了搖頭,
繼續將目光放在指紋上,
如果是幾天前的他,未必能在上面看出什麼,
但現在,蕭逸看著這幾道錯落的指紋,
腦子裡頓時挖出了不少生僻的指紋學知識。
其實警方調查一直沒有大進展,很大是要取決於,指紋有瑕疵!
指紋是變形的,
很有可能是兇手的指紋與物品接觸的時候,
因為摩擦、變形等原因,讓指紋變得模糊、扭曲。
這對於警方來說,無疑是難題。
但此刻在蕭逸的眼裡,
蕭逸發現,自己似乎能夠將這些指紋還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