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廉心裡一動,回頭看了眼斜對面的雅座,那個盛喬松正往這裡看著。
“現在奴家還走不開。”妙薈為難道。
結果那個家丁就從懷裡掏出了半錠銀子,丟在了桌上,對陳廉等人說道:“我家公子說了,請幾位吃酒,行個方便。”
陳廉沒吱聲。
姜世生直接拿起銀子丟了回去,沉聲道:“回你家公子,我們是來這找樂子的,別找不痛快。”
“幾位瞧著眼生,應該是外地來的吧,想必不知道我家公子的身份來頭。”那家丁冷笑道:“你們儘可以問問身邊的姑娘,我家公子有沒有資格請你們喝這杯敬酒。”
“照你的意思是,我們不吃敬酒,就要餵我們吃罰酒了麼。”陳廉玩味一笑。
那家丁面露兇戾。
妙薈見狀,趕忙打圓場道:“犯不著,不必這樣,兩位公子都是雅士,何必為這點小事置氣呢。”
頓了下,妙薈微笑道:“這樣吧,馬上要開月旦評了,奴家還得去主持,等會主持完畢了,奴家再上來給兩位公子敬酒。”
是個妙人,知道無論留在這陪陳廉還是過去陪盛喬松,都得得罪人,索性先找藉口抽身。
“今夜要開月旦評啊。”那家丁詫異道。
“許久未開了,正好最近朝廷不是向各地頒佈了徵賢令嘛,於是有許多才子名士都想找機會先小試身手。”妙薈解釋道。
“既然如此,那姑娘先去忙吧。”家丁也不再糾纏,但離開前還是狠狠瞪了眼陳廉三人。
“欠收拾的狗東西。”姜世生撇嘴道:“等會連同狗主人一塊?”
陳廉做了個噤聲的手勢,隨即問波妹和洋馬:“這月旦評是怎麼回事?”
“公子都在泰安府,想必不曉得我們雲州府的這項傳統。”波妹解釋道:“月旦評呢,就是每個月舉行一場品論大會,讓參加者品論典籍字畫或人物,因為每次都是在初一召開,故稱之為月旦評。”
性質相當於就是沙龍研討會了。
“那這個徵賢令呢?”陳廉追問道。
“這個我知道。”龐靖忠說道:“朝廷每年都會向各地釋出令信,讓各地舉薦一些才德兼備的人,脫穎而出的人,雖然不能像科舉一樣獲得功名和官職,卻有機會被選入京都的大學院深造。”
陳廉恍然。
這政策,大約是在科舉之外創造一套人才晉升的體系。
畢竟科舉之路艱辛漫長,往往很多人根本沒有條件堅持,更別說獲得優質的教育。
而教育資源,在這個世界更是稀少珍貴。
像泰安書院,就那麼點師資力量,卻已經是當地最大的教育機構了。
現在趙白和曹欣榮一撂擔子,據說已經近乎癱瘓了。
所以朝廷基於這點,就想給有潛質的苗子一個機會,透過舉薦的人能公費進入高等學府深造。
而月旦評,無疑是一個能被人發現注意的舞臺。
“但這個月旦評,為何要放在這裡開辦?”姜世生也好奇道。
“因為,只有這裡能給窮人展現才能的機會。”波妹意味深長的說道。
這裡明明是權貴們享樂揮金的地方,怎麼又成窮人的舞臺了呢?
看似矛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