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的語氣裡帶著點瞧不上。
陽州地面,剛收拾了錢宏遠,現在又冒出個不知深淺的孫經理。
真把紅旗村當成好欺負的了。
方成手指敲了敲桌面。
“陽州精品食材供應公司?孫經理?”
“這家公司什麼背景?以前沒聽過。”
陽州的食品供應圈子不算大,錢宏遠經營多年。
能在他倒臺後迅速出來搶食的,要麼是早有準備,要麼就是愣頭青。
“我查了,這家公司是上個月剛註冊的,老闆不是本地人。”
“據說是從南方大城市來的,有點錢,租了個大倉庫,招了些人。”
“那個孫經理,三十多歲,打扮得油頭粉面,說話愛夾幾句洋文。”
“見人就吹他的現代化供應鏈管理,精細化成本控制。”
“把錢宏遠那種老一套的供銷模式,說得一文不值。”
“說我們紅旗村,更是典型的小農經濟思維,早晚要完蛋。”
李銘把打探到的訊息說了。
這個孫經理,話裡話外都看不起紅旗村。
似乎覺得紅旗村的成功是運氣好,不當回事。
方成聽完,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
“有意思,來了個懂現代化的?”
“他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
“我們紅旗村能把產品賣進京城飯店,能讓丸山株式會社栽跟頭,靠的可不是小農經濟。”
這個孫經理,明顯是訊息閉塞。
他只看到紅旗村的出身,沒看到紅旗村的真正實力。
這種認知偏差,會讓他做出錯誤判斷,然後付出代價。
“他接觸我們哪些客戶了?那些客戶怎麼說?”方成問。
瞭解對手才能贏。
這個孫經理敢跳出來,肯定有他的依仗。
“主要是錢宏遠以前那幾個利潤高的大客戶。”
“比如陽州紡織廠,陽州一機床廠,還有市人民醫院的食堂。”
“這幾家單位人多,採購量大,對食材品質要求也相對高。”
“目前,這些客戶還沒說要換供應商,但話裡有點搖擺。”
“畢竟,那個孫經理給的樣品,包裝看著確實挺好,價格也比我們低一點。”
“他還承諾,可以給更長的賬期,和更個性化的服務。”
李銘的臉色不太好看。
價格戰,賬期戰,是常見的競爭手段。
雖然不高明,但對一些只看短期利益的客戶,確實有吸引力。
紅旗村的產品好,但不是所有客戶都只認品質。
“樣品?他們的樣品是什麼東西?從哪裡搞來的?”方成抓住了重點。
一個新公司,不可能短時間建立起完整的供應鏈和產品。
他們所謂的精品食材,來源很值得懷疑。
“這個孫經理,嘴巴很緊,只說是從特供渠道拿的貨,保證質量。”
“我看過他們的樣品,蔬菜水果確實新鮮,肉類看著也行。”
“包裝上印著他們陽州精品食材的牌子,但沒有具體的生產廠家和產地。”
“感覺像是從各大批發市場湊的貨,然後自己重新包裝了一下。”
李銘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種做法,行業裡不少見。
很多所謂的精品供應商,都是二道販子,靠資訊差和包裝賺錢。
方成哼了一聲。
“特供渠道?我看是見不得人的渠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