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村與市供銷總社的合作,很快就正式啟動了。
一份總價值高達一千二百萬元的年度採購合同,正式簽訂。
這在當時的農村地區,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足以讓任何一個鄉鎮企業,都羨慕不已。
“海味天成”系列產品,也迅速透過供銷總社的渠道,鋪向了全市各地。
市直機關食堂,各大醫院食堂,高等院校食堂,重點國營商店的貨架上……
隨處可見“海味天成”熟悉的身影。
憑藉著過硬的品質和美味的口感,“海味天成”迅速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好評。
一時間,紅旗村的產品,成為了市場上的搶手貨,供不應求。
新廠區的生產線,不得不開足馬力,日夜不停地生產,才能勉強滿足市場需求。
紅旗村的賬戶上,資金也像潮水般湧入。
村民們的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
那些在加工廠上班的工人,每個月的工資和獎金,都比以前翻了好幾番。
那些種植海帶,蘑菇,養殖海產的農戶,也因為原料供應的增加,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整個紅旗村,都洋溢著一股前所未有的富裕和喜悅。
方成的聲望,也因此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
他不僅成為了紅旗村人心中的神,更成為了全市,乃至全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各種榮譽和獎項,也接踵而至。
“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五一勞動獎章”,“鄉村振興十大年度人物”……
方成的名字,和他帶領紅旗村致富的事蹟,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了報紙的頭版和電視的黃金時段。
他成為了無數農村青年學習的榜樣,也成為了無數地方政府效仿的物件。
然而,就在紅旗村和方成的事業,如日中天,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時候。
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和一些潛藏的危機,也開始悄然出現。
正所謂,樹大招風,人紅是非多。
紅旗村的異軍突起,以及“海味天成”品牌的強勢崛起。
不可避免地觸動了一些傳統食品加工企業,和一些老牌國營大廠的利益。
他們原本在市內市場上,佔據著壟斷或主導地位。
現在,卻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辦企業,搶走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和政府訂單。
這讓他們如何能甘心?
一些心胸狹隘,或者習慣了不正當競爭的企業負責人,開始在背後搞起了小動作。
他們有的散佈謠言,中傷“海味天成”的產品質量,說紅旗村的檢測報告是偽造的,品鑑結果是內定的。
有的則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向一些地方的銷售渠道施壓,要求他們下架“海味天成”的產品,或者提高進場費。
還有的,甚至想透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竊取紅旗村的產品配方和生產工藝。
這些暗流湧動,雖然暫時還沒有對紅旗村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但也給方成敲響了警鐘。
他知道,市場競爭,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有陽光的地方,就必然有陰影。
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挑戰。
除了外部的競爭壓力,紅旗村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