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辦事效率很高,三天後就帶著一個精幹的小隊前往寧州。
丁清妍也透過市裡的一些渠道,開始與寧州市方面進行初步接觸。
一週後,李銘的一份摸底報告傳了回來,情況不容樂觀。
古越齋的問題,比預想的還要複雜。
廠子早已停產,工人基本遣散,只剩下幾個看門的老頭。
廠房裝置老舊不堪,很多都已經鏽蝕報廢。
最麻煩的是,古越齋的品牌雖然還有些名氣,但其商標權、配方專利等無形資產,權屬混亂,甚至有多起未了的法律糾紛。
賬目更是爛得一塌糊塗,負債累累,銀行欠款、供應商欠款、員工欠薪,盤根錯節。
“方董,初步來看,古越齋就是個空殼子,而且是個麻煩纏身的空殼子。”
李銘在電話裡,語氣沉重。
“唯一有點價值的,可能就是那幾份祖傳的釀造配方,但據說也流失了一部分。”
方成聽著,眉頭微蹙。
這情況,比長風廠當年還要棘手。
長風廠好歹還有個完整的生產體系和一定的市場份額。
古越齋這,簡直是廢墟里刨食。
丁清妍那邊,與寧州市政府的接觸也不順利。
寧州市方面,似乎把紅旗村當成了冤大頭,或者說,是最後的救命稻草。
他們希望紅旗村能全盤接手古越齋的所有債務和人員包袱。
並且,在品牌使用和經營決策上,還想保留一定的發言權。
條件苛刻,但誠意不足。
“方成哥,寧州那邊的人,有點異想天開。”
丁清妍在電話裡,也有些無奈。
“他們似乎覺得,只要打著老字號的旗號,我們就會上趕著去投資。”
“對於我們提出的風險評估和資產剝離要求,他們都避而不談。”
胡英毅和方建業聽了這些反饋,更是連連搖頭。
“成子,這古越齋,我看還是算了吧,純粹是個大坑!”
“是啊,咱們紅旗村現在發展勢頭這麼好,沒必要去趟這渾水。”
方成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陷入沉思。
如果單從商業角度看,古越齋這個專案,確實是雞肋,甚至是毒藥。
但系統釋出的任務,又讓他不能輕易放棄。
而且,那句“解鎖新的系統功能”,對他誘惑極大。
“李總,你先別急著下定論,繼續深.入調查。”
“重點查清古越齋的核心配方是否還在,品質如何。”
“還有,那些法律糾紛的來龍去脈,以及解決的可能性。”
“清妍,你跟寧州那邊,繼續保持接觸,但姿態可以強硬一點。”
“告訴他們,合作是雙向選擇,如果他們沒有誠意,那我們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
“我們紅旗村,不缺投資專案,也不會做冤大頭。”
方成的指示,清晰而果斷。
他知道,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沉得住氣,不能自亂陣腳。
與此同時,紅旗食品科技產業園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先進的生產線開始安裝除錯。
方成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產業園的規劃和建設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