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總的公司,首批訂單就高達五百萬元。
這對於剛剛在陽州市站穩腳跟的“海味天成”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紅旗村新廠區的二期擴建工程,也立刻全面啟動。
同時,方成開始在周邊聯盟村,大力推廣標準化種養殖技術。
確保原料的品質和供應能夠跟上市場需求的步伐。
他還從系統商城裡,兌換了一套“農產品溯源管理系統”。
透過給每一批原料和成品,都打上獨一無二的二維碼。
消費者只要掃一掃,就能查到產品的產地,生產日期,檢測報告等資訊。
這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對“海味天成”產品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這一舉措,在當時的國內食品行業,絕對是領先的。
也為“海味天成”品牌,增添了更多的科技含量和品質保障。
鄭立群的陽州食品二廠,在經歷了“特級海皇XO醬”的慘敗後,一蹶不振。
銀行催債,工人討薪,供應商斷貨,各種麻煩接踵而至。
沒過多久,就因為資不抵債,宣佈破產了。
鄭立群本人,也因為涉嫌多項經濟問題,被有關部門調查。
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的下場。
這個結果,讓陽州市食品行業的其他企業,都心有餘悸。
他們再次深刻地認識到,市場競爭,不進則退。
靠歪門邪道,終究是行不通的。
只有像紅旗村那樣,踏踏實實做產品,認認真真搞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隨著“海味天成”產品在南方市場的熱銷。
紅旗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水漲船高。
方成的名字,也開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一些國內知名的財經媒體,也開始關注這個從北方農村崛起的年輕企業家。
對他的創業故事和紅旗村的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度報道。
“鄉村振興的紅旗樣本:方成與他的億元村傳奇!”
“從一無所有到品牌領袖,‘海味天成’的崛起之路!”
這些報道,進一步提升了方成和紅旗村的聲望。
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和政策支援。
方成知道,紅旗村的舞臺,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陽州市了。
他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將紅旗村的成功經驗,複製和推廣到更廣闊的區域。
帶動更多的農村地區,實現產業升級和共同富裕。
他向市裡提交了一份關於成立“陽州市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基金”的建議。
希望透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扶持一批有潛力,有特色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形成產業叢集效應,共同打造“陽州農產”的區域品牌。
這個建議,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認可。
很快,在方成的積極推動下,“陽州市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基金”正式成立。
方成也因為其在該領域的突出貢獻和專業能力,被聘為基金管理委員會的特邀顧問。
這讓他有機會,將自己的理念和經驗,應用到更廣闊的平臺,為整個區域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貢獻力量。
然而,就在紅旗村和方成的事業,一帆風順,高歌猛進的時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