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大肆選購一番後,中午,蘇萬成帶著姐弟三個去了位於十一緯路附近的鹿回頭飯店。
鹿回頭創立創立於1929年,以傳統遼菜聞名,被譽為“東海飲食文化博物館”。
蘇萬成明顯是提前打過招呼的,進入飯店後直接上了二樓,一個穿著藍色中山裝看著像領導的人全程陪同,“蘇主任,歡迎歡迎!接到您的電話後,我們高度重視,積極準備,你要點的菜都備好了,只等您一到,馬上開席。”
“石主任,那就多謝了,今天來省城辦點事,順便帶我這幾個晚輩來嚐嚐你們的特色。”蘇萬成特意衝李登峰指了指,“尤其是我這個侄子,剛剛考上了燕京大學,我把他帶到這裡來,就是希望他能記住家鄉的味道。”
李登峰心想,又學會了。領導就是領導,這語言藝術,把大吃大喝說的這麼正氣凜然,自愧不如啊!
“燕京大學啊!真是不得了,那可是咱們國家最好的大學了,不愧是蘇主任的晚輩。”石主任笑的更燦爛了,“保證沒問題,我已經安排好廚師了,保證把壓箱底的絕技都使出來。”
蘇萬成招呼李登峰三人坐下,石主任親自倒了四杯茶。
李登峰看了一眼,茶湯紅亮,提鼻一聞,蘭花香與木質香交融在一起,嚐了一口,湯感綿滑如米湯。
嗯!這是至少樹齡在五十年的老樅水仙。
這個時代,這種頂級巖茶市面上是買不到的,都是特供品。鹿回頭作為東海餐飲的旗幟,經常要招待貴客,分配到這麼好品質的茶葉也不奇怪。
李登峰正陶醉在茶香之中時,突然發現蘇萬成和石主任正用奇怪的眼神看他。
“登峰,你喝過這茶?”
李登峰猛然警醒,“沒喝過啊,不過我覺得很好喝,很香。”
“我說呢!剛剛我還奇怪,你這種反應,倒像是喝了多少年茶的老茶客。”蘇萬成笑了,扭頭對石主任說道:“上菜吧!他們都是年輕人,怕是早餓了。”
石主任輕輕拍了兩下手,很快,就有兩個穿著黑褲白衣制服的女服務員走了進來,兩人手裡都端著盤子。
石主任親自擔任解說:“蘇主任,這第一道菜是雪衣豆沙,用料比較簡單,就是蛋白包裹豆沙油炸後裹白糖,但是工藝比較複雜,最是考校廚師水平的一道菜,因為是甜口,比較受婦女兒童喜歡。”
“第二道菜是我們鹿回頭的招牌菜,也是東北地區比較經典的家常菜,溜肝尖,大家可以嚐嚐,看看我們的溜肝尖和外面的有什麼不一樣。”
這兩道菜,一白一黑,雪衣豆沙撒上白糖,如白雪一般,溜肝尖呈黑褐色,再搭配青翠的青椒,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李登峰知道,這兩道絕不簡單,都是用最傳統的方法制作的,也是這個時代獨有的,等到八九十年代,這種技法基本都被簡化,再也吃不到正宗的了。
“你們都餓了吧!快吃吧!”蘇萬成招呼大家動筷。
李登峰分別嚐了一口,香的差點沒把自己舌頭咬掉。
果然是國寶級的廚師做的菜,好吃!太好吃了。
很快,又有兩道菜上桌。
“三鮮鹿筋,以鹿筋為主料,搭配海參、魚肚等食材,需長時間燉煮,這是一道功夫菜。”
“蔥燒海參,我們這裡的蔥燒海參選用的是咱們東海特產的遼參,是廚師用獨特醬料配方燒出來的,外面是吃不到的。”
李登峰吃過之後,再次為自己向蘇萬成提出到鹿回頭吃飯這個決定感到英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