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圖書館。
蘇若瑾寫下最後一個字,放下鋼筆,輕輕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她面前的稿紙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
這是一篇描寫知青生活的散文,題目是《知青生活雜記》,她根據記憶中幾篇描寫知青生活的著名文章,融合在一起,再夾雜了一些她在二道梁大隊插隊時的生活片段拼湊的一篇文章。
上次她給李登峰寫信,提到要給他一個驚喜,說的就是這個。
賺錢,她蘇若瑾不行,但是寫文章,不,應該是抄文章還是可以的,畢竟前世她在文聯工作了十幾年,閱讀了大量的八九十年代的散文、詩歌以及小說,雖說不能做到一字不差,但是大概意思還是記得的。
蘇若瑾打算用記憶中的這些文章讓自己成名成家,在改革開放初期做一個知名作家也是不錯的,至少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寫完散文,她又開始提筆寫信,先是給李登峰寫了一封,再次提到了要不要提前見一下黃勝男,不過在信中,黃勝男被小白這兩個字代替,主要也是害怕被人看到,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最後她又給李秀芝寫了封信。
就在前幾天李秀芝給她來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有一個男同學對她很是關心,經常噓寒問暖,幫她打飯開啟水。李秀芝也對這個斯文得體的男同學有些好感,但是她不敢把這一情況告訴李登峰,只能寫信給蘇若瑾向她求教。
秀芝姐,我的意見是如果你覺得這個男生不錯,可以試著接觸一下,二小子那邊先不告訴他,反了天了,哪有弟弟管姐姐的道理,如果他敢唧唧歪歪的,我和你一起收拾他……
******
東海,濱城,沙河口五四廣場,紅星電影院。
天已經黑了,李秀芝羞羞答答的和許學文從電影院走出來。今天是星期天,她終於答應和許學文出來,兩人看了一場電影《江姐》。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青年男女肯出來看電影,基本已經代表確立了戀愛關係。
“李秀芝同學,江姐的革命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許學文推著一輛永久腳踏車,側著頭和李秀芝討論電影中的情節。
“是啊!革命先烈太偉大了。”李秀芝一邊說話,一邊看著一表人才的許學文,心中小鹿亂撞。
許學文今天穿了一件黑色的中山裝,左胸口別了一支鋼筆,頭髮梳的一絲不苟,腳下的三接頭皮鞋亮的能映出人影。
許學文比她高一屆,是組織推薦的工農兵大學生,聽上一屆的同學說,許學文的父母都在銀行工作,他的父親還是個領導,家庭條件非常不錯。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備受寵愛……
不得不說,許學文的個人條件是非常優秀的,學校裡不少女生都挺青睞他的。但是許學文一眼就相中了高個子大眼睛,一說話就臉紅的革安姑娘李秀芝,沒事就湊過來獻殷勤。
“李秀芝同學,現在回學校食堂也關了,前邊有個飯店,我請你吃飯吧!”
“那,那怎麼好……我們還是快點回學校吧!我怕寢室門關了。”李秀芝心裡挺願意,但是姑娘嘛,總要矜持一下。
“學校離這裡不遠,不會耽誤太多時間的,再說了,你們這些新生來濱城,還沒吃過這裡的特色吧?今天我請客,就別跟我客氣了。”許學文一個眼神過去,李秀芝會意,乖巧的坐在了永久車的後座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