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周圍那些原本還在遠處圍觀的百姓?早在出人命的時候就跑了,不然就等著被錦衣衛請去喝茶了。
朱高煌看著衣服上沾染的血跡,只是眉頭微皺,冷冷的道了一句。
“晦氣。”
他衣袖輕輕一拂,一股無形的勁風捲過,將那些濺射到他白袍之上的點點血珠,盡數震散,不留一絲痕跡。
他頭也未回,便邁開腳步,繼續向前行。
......
與此同時,紫禁城,武英殿偏殿之內。
朱棣,正與幾位心腹重臣,包括太子太師、英國公張輔、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蹇義,兵部尚書金忠等人,進行著一場氣氛相對輕鬆的私下密議。
商議的,正是關於之前北伐大勝之後,如何封賞有功將士,以及如何安置降俘,處理漠北後續事宜等諸多軍國大事。
這就叫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這等關乎國本與重大利益分配之事,自然還是要在這等小範圍的核心圈子之內,先行通氣,達成默契之後,再拿到朝堂之上去走的過場。
而張輔,此刻正襟危坐,眉頭卻微微蹙著,眼皮也一直在突突地跳個不停。
心中總有一種莫名的不祥預感,彷彿有什麼天大的禍事,即將降臨到他們張家頭上一般。
坐在他身旁的吏部尚書蹇義,見他神色有異,不由關切地低聲問道:“輔仁(張輔字),可是身體不適?觀你面色,似乎有些......不佳啊。”
張輔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搖了搖頭,道:“多謝元直(蹇義字)掛懷,我無礙,只是昨夜偶感風寒,精神略有不濟罷了。”
他嘴上雖這般說,心中的那股慌亂與不安,卻愈發強烈,只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一切都能按照原定的計劃順利進行。
千萬......千萬莫要再出什麼岔子才好。
就在此時,一名身著錦衣衛服飾的校尉,神色慌張,步履匆匆地從殿外快步走了進來,在殿門口便被侍衛攔下。
他對著殿內諸位大人遙遙一拜,隨即高聲稟報道:“啟稟陛下!啟稟諸位大人!京中......京中出大事了!!”
朱棣眉頭一皺,沉聲道:“何事如此驚慌?講!”
那錦衣衛校尉嚥了口唾沫,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地說道:“回......回稟陛下!方才在東華門外長街之上,英國公府的二公子......張輗張二爺,他......他因為當街調戲四殿下,被被四殿下當場一掌斃於街頭!”
此言一出,整個偏殿之內,剎那之間,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動作,都在這一刻,徹底凝固!
能有資格參與這場密議的,無一不是大明朝堂之上,權柄最重,訊息也最為靈通的核心人物。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曾是跟隨朱棣靖難起事的股肱之臣。
對於那位傳說中如同神仙一般,擁有通天徹地之能的四殿下朱高煌,其敬畏之心,早已深入骨髓!
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位四殿下,才是大明朝真正的“逆鱗”,是絕對不可觸碰,更不可得罪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