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選的他們。
屆時,在儲位之爭中,未必不能與太子、漢王掰掰手腕。
至於那位四叔?他幼時見過幾次,一個遠離了權力中心的普通人,回來了也只能當個閒散王爺。
他再也不想看到他的父王,處處仰人鼻息,甚至要看他那位二叔漢王的臉色行事。
為了父王的大業,他便是捨棄一些皇室的顏面,厚著臉皮在此多待片刻,又有何妨?
再者,他先前也曾遠遠見過那位宋家小姐的倩影,當真是國色天香,我見猶憐。
為了這等美人,便是臉皮再厚些,似乎......也不算什麼難事。
朱瞻坺心中暗自盤算,神似他父親的面上卻依舊帶著謙恭的笑容。
今晚宮中本有家宴,他亦在受邀之列。
但他卻特意推辭,尋個由頭留在宋府。
父王與諸位叔伯都在宮中,正是他這等小輩暗中發力,“內卷”的好時機。
這,才是一個合格的世子,該做的事情!
又過了一會。
宋府前廳之內,一時間,唯有茶水輕沸的咕嘟聲,與窗外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
宋復祖端著茶盞,指腹輕輕摩挲著溫潤的杯壁,目光看似隨意地落在庭院中一株桂樹上,心中卻在暗自思量。
這位趙王世子朱瞻坺,今日賴在府中不走,其意圖已是昭然若揭。
沒得到他的準確答覆,是不會放棄的。
趙王朱高燧,素來心機深沉,在朝中雖不如太子與漢王那般勢大,卻也培植不少黨羽,於暗處積蓄力量,如今,竟將主意打到他宋家的門楣上來了。
看來對那至尊之位,未必沒有覬覦之心。
皇家之事,向來複雜。
他宋復祖一生謹守清流本色,不願輕易捲入這等儲位紛爭的漩渦。
並且......這趙王父子長的跟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似的,怎麼看也不像有那個九五之相,自己肯定不能將整個宋家賭在他們身上。
因為歷史書上,他反反覆覆看過很多遍,從中悟到了一個道理,站錯隊,就是死!
並且他也不願,去犧牲自己女兒的幸福。
朱瞻坺見宋復祖久不言語,只顧品茶,心中略有些焦急,面上卻不敢顯露分毫。
他放下茶杯,微微欠身,聲音愈發恭謹:“宋師,晚生自幼便聽聞恩師大名,對恩師之學問人品,敬仰備至,晚生父王亦常教導,宋師乃我大明文壇之泰斗,國之棟樑。”
一番不著痕跡的吹捧,試圖拉近些許距離。
宋復祖聞言,眼皮也未曾抬一下,只淡淡應一聲:“世子過譽,老夫不過一介書生,教書育人,乃分內之事,擔不得這般稱讚。”
他語氣平淡,既無親近,亦無疏離,讓人摸不透深淺。
朱瞻坺碰一個小小的軟釘子,卻也並不氣餒。
他深知,似宋復祖這等久歷宦海,心思縝密之人,絕非三言兩語便能打動。
他話鋒一轉,又道:“晚生今日前來,除了向宋師請益學問,亦有一事,乃是為家父所託,想與宋府......結百年之好。”
話又挑明,便再無轉圜餘地。
他趙王府雖勢力最為單薄,但也不是他宋家能招惹的。
宋復祖嘆了口氣。
終於將目光從窗外收回,緩緩落在朱瞻坺年輕卻帶著幾分執拗的面龐上。
大明朝的王爵世子,親自登門求親,姿態放得如此之低,很是讓他難辦啊!
ps:有些歷史資料是搜的,有錯誤的話,希望大家指出來,我會認真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