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個來自江南的二流世家——陳家的代表,從人群中走出。
他手中,捧著一個古樸的錦盒。
他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過分地吹捧,只是恭敬地將錦盒呈上。
“王爺,此乃小人偶然間,從一西域高僧手中,重金購得的一件寶物,特來獻與王爺。”
朱高煦有些好奇。
在這麼多寶物之中,這陳家還敢拿出來,想必不是凡品。
他示意下人開啟錦盒。
只見錦盒之中,靜靜地躺著一顆晶瑩剔透,約莫拇指大小,散發著淡淡幽光的圓潤珠子。
那珠子,在廳內燈火的映照下,流轉著一種奇異的光澤,看起來,確實神異非凡。
“此乃何物?”朱高煦問道。
那陳家代表躬身答道:
“回王爺,據那位高僧所言,此乃他師祖坐化後,所得的一枚佛骨舍利,蘊含無上佛力,凡人佩戴,可靜心凝神,百病不生,若是修行之人得之,更是有輔助悟道之奇效。”
佛骨舍利?
朱高煦聞言,頓時來了興趣。
他自己對佛法那一套,向來不感興趣,覺得那是騙人的玩意兒。
但他不懂鑑賞,只是覺得,這顆珠子,晶瑩剔透,看起來確實挺好看。
更重要的是,他立刻就想到了另一個人。
他的四弟,朱高煌!
四弟身為“仙人”,修的是仙道。
這佛道的東西,雖然不是一道,但聽起來,都挺玄乎的。
或許,四弟會喜歡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朱高煦心中,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他想著,自己得了這麼個“寶物”,不自己留著,而是第一時間就想著送給四弟。
這份心意,四弟總能看到吧?
到時候,順路將此物帶去燕王府“獻寶”,既能不經意間,展現出自己如今是如何受世家擁戴,又能投其所好,送上一件“修行之寶”。
如此一來,四弟對自己的印象,豈不是會更好?
在這場“仙緣和大位”的爭奪中,自己豈不是又能領先一步?
想到這裡,朱高煦心中大定。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大手一揮,欣然收下了這份特殊的“禮物”。
“好,你陳家有心了,這份情本王記下了。”
他不知道的是,這些所謂的“世家”,許多都曾與建文有過不清不楚的牽連。
如今建文下落不明,他們找不到新的“投名狀”,為了自保,只能另尋出路。
他們不敢去找老謀深算的太子,怕被吃得骨頭都不剩。
更不敢去找那個連自己手下都毫不留情下殺手的趙王。
他們打探到,之前幫趙王尋仙草的那位千戶,事成之後,就莫名其妙地“暴斃”了。
他們可不想功勞沒撈到,反而被滅口。
於是,頭腦相對簡單,又勢頭正盛的漢王,就成了他們眼中最好的“投資”物件。
他們希望,未來萬一東窗事發,這位“明王座下第一紅人”,能看在今日的情分上,幫他們求求情。
或者,以後明王再有任務下達,他們也能透過漢王,光明正大地出份力,以此來洗白自己,甚至討得那位真正神仙的歡心。
而朱高煦,正沉浸在自己“眾望所歸”的美夢裡,對這一切,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