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才有了宋昭昭為了救人,設計放火,繼而將蕭家莊子下面的銀庫給燒了出來的惡果。
弄清楚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她的臉色不禁變得越發難看起來。
宋昭昭覷著魏太后的臉色,深吸了口氣,將後面的事情,一股腦兒全都說了出來:“……在當朝宰相的莊子下面,燒出了一座銀庫,裡面還有堆積如山的官銀,這可不是小事?孫媳當時也震驚了,但是此事由孫媳來上報天聽的話,實在有些不合適,所以孫媳就秘密差人,給御史中丞遞了訊息。”
事情交代完畢,她不禁再次抬眸,看向魏太后。
見魏太后一時之間,沒有任何反應,她蹙眉抿唇,剛要再次出聲。
卻不期魏太后忽然勃然大怒,猛地從座位上起身,寬大的袖擺狠狠一甩,就將桌上的茶盞點心,噼裡啪啦悉數掃落在地,然後猶不解氣地怒罵出聲:“一群不讓人省心的混賬玩意兒!”
大殿裡其餘三人,見魏太后在一聲怒罵之後,聲音微微發顫,胸口劇烈起伏,全都變了臉色。
宋昭昭見狀,唯恐魏太后被氣出個好歹,作勢就要上前。
然,桂嬤嬤卻先她一步,一個飛身就到了魏太后身側,在餵了魏太后一顆丹藥之後,忙不迭地給魏太后順著氣:“兒孫自有兒孫福,太后娘娘您千萬息怒!要保重鳳體啊!”
“一個!兩個!三個……”
魏太后盛怒之後,有些脫力地跌坐在主位上。
她的眼底,盡是失望,氣喘吁吁地對著桂嬤嬤苦笑著說道:“哀家這些兒孫,一個又一個,個個色令智昏,難成大器!這讓哀家如何能將大梁江山,放心的交到他們手上?”
越是在這種時候,魏太后越是難免想起軒轅聿,“若是聿兒還在……”
想到她那唯一成器的孫兒,如今被他那不成器的兒子,害得重傷昏迷,再沒有醒來的可能,魏太后的心裡,像是在滴血一般,臉色也漸漸變得蒼白。
見她如此,一直跟在宋昭昭身邊的軒轅聿,忍不住上前幾步。
但,也只是幾步。
因為在幾步之後,他忽然聽宋昭昭的聲音,再次在大殿裡幽幽響起:“皇祖母可是想說,若是王爺還在,該多好?”
聞言,魏太后眸光一顫,再次看向宋昭昭。
但是此時,宋昭昭卻不曾看她。
她將視線轉向軒轅聿,無比苦澀而又嘲諷地出了聲:“畢竟……只有王爺,一心為大梁而戰,也只有王爺,才是真的憂國憂民。”
“是啊!”
真的在想著軒轅聿的魏太后,當即也苦笑了下:“只有聿兒,一心為了大梁,只有他是真的憂國憂民!他要是還在……就好了。”
“是啊!”
宋昭昭忽然斂去唇角勾起的弧度。
她衝動地想要問一問魏太后,為什麼軒轅聿這麼好,皇上這個做父親的,卻容不下他呢?
可是這話,她不能說。
她怕魏太后再受刺激,真的有個好歹,也怕軒轅聿會因此埋怨她。
更怕,她知道的皇室秘辛太多,觸碰到魏太后的逆鱗,被眼下一心要護她的魏太后,稀裡糊塗地滅了她的口。
因此,她心緒兜兜轉轉之後,她沒有再看魏太后,只是看著軒轅聿所在的方向。
她知道,他的結局,不該是眼前這個樣子。
但是眼下,她卻無力改變。
她所能做的,就是整理好思緒,先去勸慰魏太后寬心,然後再想辦法,幫他把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然,就在她準備出聲勸慰魏太后之時,就見小生子快步從殿外而入,在大殿正中央處,停下腳步,朝著魏太后躬身稟道:“啟稟太后娘娘,秦王殿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