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了片刻雨聲後,李巖覺察出了這兩種聲音之間的微弱差異,便立刻將原本挺得筆直的脊背,繃得更直了些。
如此一來,他體內半數的內力便會被重新調動起來,自下而上穿過經脈,再匯聚至頭頂。
他等的便是這一瞬的匯聚時刻。
待到時機成熟時,李巖將流轉至自己耳畔的內力,暫時鎖定在了耳畔處,阻隔其匯向頭頂。
因著此時,內力在耳畔分佈的比重較大,他的聽覺便會比之先前擴大幾倍不止。
“滴答,滴答,滴答……”
當這種有規律的,相較於雨聲更慢的水聲,再次在李巖的腦海中迴響時。
他轉瞬之間便依靠內力加持過的聽覺,察覺到了它的來處。
得到答案後的他,仍有些不可置信。
因為這聲響分明是來自於地下的……
就在他們所在的這座巖洞之下,同樣下著一場“雨”。
這“雨”讓他驚異的點不止因其存在於地下,還因其落下的方向。
在放大聽覺前,他或許還不能確認這猜想。
但此刻,他幾乎能肯定,這地下之“雨”,是從地底更深處,滴向巖洞內的平面,也就是他們此刻腳踏的地方。
先不說這處處透著古怪的“雨”是怎麼來的。
李巖更擔心的是,這地下的水滴是否是……在外面下這場雨之前便在一直存在的。
若它在此存在超過幾個月或是幾年的光景,那麼水滴石穿的影響之下,他們所在的這處巖洞的危險性,便會比他先前預計的要大無數倍。
想到此處後,李巖轉身將視線轉向巖洞內,站在距離那道巖縫三丈外的位置上,目光變得深沉而冷靜。
他需要得知的是這地下水滴所存在的範圍。
畢竟,他不能確定這“雨”是隻在山洞記憶體在,還是在這整座臨淵山之下,都存在著。
若是後者……那他們便要選擇繞行了。
李巖下意識的想到了這個選擇,卻又因此有些遲疑。
這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因為,繞行之後,隊伍整體的行進速度會再向後推遲至少兩個時辰。
他們因這雨勢,將整體行程推遲了將近三個時辰,預計到達的時間已經嚴重“縮水”了。
若此刻在大雨之下,再選擇繞行,那麼留給他們干擾敵方視線的時間,便只剩了不到兩日半。
李巖雖然一貫秉持自信,但他也清楚,這時間每壓縮一分,他們查案的難度便會增大。
不知案發之地的那座城外的山林中,是否也下了這麼一場傾盆大雨。
思緒幾經流轉之間,他倒有些擔憂起來關於證據的蒐集之事。
根據他看過的奏摺中所描述的資訊,那幾位大臣的遇難之地,也是在與此地地形極為相近的一處山林裡。
原本關於此案的證據便被人為遮掩了不少,若再下過這麼一場雨……他們前往案發之地去查探的意義便不大了。
如此一來,他們最先趕赴之地,應更改為那座離案發地最近的城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