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武痴,我無敵於隋唐

第97章 都護府之策(四千字求訂閱)

北漠廣闊,如果達頭可汗一心想跑,就算他們窮追不捨,也沒那麼容易追上。

倒不如先行休整,恢復士卒體力。

這場戰鬥,雖說隋軍大獲全勝,但損失也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是長時間激戰,士卒疲憊不已,戰力削弱不少。

中軍大帳中。

楊林正在奮筆疾書,而單進就在旁邊看著,略顯好奇道:

“王爺這是給越王、北平王寫信?”

聽得單進之言,楊林點頭道:

“不錯,從今日戰況來看,我們所面對的,才是突厥真正主力。如今達頭可汗已敗,自然要傳信於東西二路兵馬。

接下來,對達頭可汗呈包圍之勢,他與我大隋為敵,想走可沒有這麼簡單。”

楊林說得很詳細,他將單進留在身邊,本就有提拔之意。面對單進疑惑,他也樂得指點一番。

單進若有所思,道:

“那此戰我大隋的真正目標,就是拿下達頭可汗?”

楊林微微頷首道:

“不錯,突厥位於北漠,其土地不便治理,若是強行將之佔據,反而得不償失,需要耗費巨大代價維持穩定。

但只要解決了達頭可汗,便可在突厥之地扶持新的可汗,如此便可維持邊境數十年安穩了。”

等楊林說完,單進亦是明白過來。

以當今大隋的國力,其實和後世大唐一樣,也有能力覆滅突厥。

只不過,突厥的土地對於中原來說,還是太過雞肋了。正因如此,朝廷並沒有將這些土地佔為己有的想法。

只是為了邊境穩定,會扶持更加親隋的代理人,來掌控北漠之地。

這樣的選擇,雖然並不長遠,往往在代理人離世之後,北漠又會陷入新的動亂,導致波及邊境之地。

但毫無疑問,一個合適的選擇,最起碼可以保證邊境十餘年乃至數十年安穩。

相較於一個王朝也就二三百年的歷史來說,已經不算短了。

不過,在單進印象之中,似乎到後世大唐,對羈縻地區的控制手段,已經從扶持代理人,逐漸演變成都護府制度。

雖然都護府的疆域一直在變化,動亂也時有發生,但對於身處內地的百姓來說,日子無疑是安穩許多。

只要朝廷實力足夠強大,便能對外族形成有效掌控。不至於外族每次權力更替,都需要大費周章。

短暫思索之後,單進終究還是說道:

“王爺,末將聽說過一句話,便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哪怕我們覆滅達頭可汗,扶持一名新的可汗,掌控突厥。

但他終究是突厥人,而不是我大隋子民,其心中所想,必然是如何增強自己的實力,擺脫朝廷的控制。”

楊林聞言,頓時面露詫異之色,有些驚訝的看向單進,說道:

“你說的沒錯,本王也明白這些道理,但不扶持新的可汗,想要真正掌控北漠,對於我大隋來說,實在得不償失。”

講到這裡,楊林亦是有幾分無奈,北漠之地太過遼闊,環境太過惡劣,且不說無法耕作,就連放牧都不容易。

如果想要統治這塊土地,大隋非但不能獲得什麼,反而要不斷輸血,如此得不償失的生意,自然沒人願意做。

倒不如扶持代理人,每年給點好處,便能維持邊境平穩,何樂而不為呢?

單進沉默了一下,說道:

“末將倒是有個想法,其實朝廷無需直接掌控北漠,可以效仿昔日漢朝的西域都護府,在北漠建立都護府。

將北漠各個部族的酋長、首領任命為土官,讓他們自行治理。

而朝廷派遣一支精銳,鎮守都護府,聯合親隋部落,削弱反隋部落。既可穩定局勢,也能防止某個部落坐大……”

就這樣,單進將自己知道的都護府資訊,坦然告知楊林。

對於他來說,這個制度最大的意義,便是穩定邊疆,可以讓百姓免受其害。

但要說對未來有什麼影響,那倒未必。

畢竟,大隋之所以二世而亡,真正的原因便是楊廣耗盡民力。大興土木,大動干戈,窮兵黷武,使得百姓不得不反。

如此天下皆反的局面,楊廣再大的本事,也無力迴天。

如果因為他這個建議,能夠讓邊境百姓多安定幾年,無疑是一件好事。

剛開始時,楊林還不以為意,但等單進越發深入,楊林臉色微變。

雖然楊林不是文官,但他身為大隋靠山王,眼界何等寬闊?

他立刻意識到,這件事很重要,對於大隋來說意義重大。

如今大隋北伐突厥,已經獲得首戰勝利。但對於日後如何治理,仍舊是老一套,沒有太多變化。

扶持一個新可汗,邊境或許能夠安穩十幾年。但若執行單進說的都護府制度,那就是百年大計了。

楊林對朝廷忠心耿耿,將大隋的利益看得極重。此刻心中已是蠢蠢欲動,恨不得馬上將這個訊息告知楊堅。

腦海中思緒湧動,過了好一會,楊林終於回過神來,略顯急切的說道:

“好,想不到你小子還有這樣的本事,這都護府之策值得一試,本王這就起草一份急報,令人送往大興城。

若是陛下召叢集臣議定,要在北漠付諸實施,你又是大功一件啊!”

楊林笑容滿面,欣喜之色溢於言表,他是真的很開心。

一方面是因為,他想到這個制度的出現,很可能改變北漠局勢,讓大隋邊境安穩,能夠免受外族之禍。

另一方面,也是單進展現出的才華,讓楊林頗為驚喜。想不到這小子非但實力驚人,還文武雙全,是個搞政務的好手。

這一刻,楊林在單進身上看見了希望。

有如此棟樑之臣,日後大隋必然蒸蒸日上,成就不世功業。

說著,楊林又拉住單進,笑道:

“難怪你小子當初不願認本王為父,以你這般能力,本王相信,日後定能靠自己封王,成為我大隋的中流砥柱。”

單進聽得想撓頭,雖然楊林對他寄予厚望,但他可不想跟楊廣一起死。

他提出建議,並非為了大隋,而是為了邊境百姓,僅此而已。

不過在楊林面前,單進謙遜的答道:

“這都是末將胡亂之言,王爺謬讚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