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武痴,我無敵於隋唐

第99章 楊堅議政,突厥之策

楊堅不免覺得匪夷所思。

要說單進的實力,有宇文成都作為參照,自然足以說明他的強大。

可問題在於,單進這般小小年紀,甚至還沒有加冠,竟能想出這般計劃?

著實令人有些吃驚。

但意外過後,楊堅便是面露思索之色,楊林是什麼性格,他了然於心。

就算楊林想要提拔單進,也不會將其他人的功勞,加到單進身上。

所以,這封來自楊林的親筆信,其中的內容應當無需懷疑。

那就只有一個解釋了。

是自己太過輕視單進,雖然單進年紀輕輕,但他的見識能耐,卻未必簡單。

“虎臣當真又為我大隋立了一大功啊!”

雖然如今大隋日漸昌盛,人才濟濟,但像單進這等人物,日後必定能成為大隋的柱國之臣,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待楊堅深吸一口氣,神色恢復如常,身為一國之君,他對自己情緒的把控,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收起心中振奮,楊堅沒有耽擱,讓人召集高熲等重臣前來議事。

過不多時,高熲、伍建章等人,皆是來到大殿之中,看著楊堅有些疑惑。

伍建章神色肅然,一本正經道:

“陛下如此召集臣等,莫不是北漠戰事出了什麼變故?”

楊堅聞言,臉上露出淡淡微笑,說道:

“德良說的沒錯,朕此番召集諸位進宮,正是因為此事。不過,北漠的變故並非壞事,而是一件好訊息。

虎臣率領我大隋精銳,自定襄城北,一舉擊破突厥達頭可汗率領主力,還斬殺大將沙圖射,如今大獲全勝。

他已然下令,讓三路大軍朝突厥王帳夾擊而去,或許不日便有戰報。”

“沙圖射?”

伍建章神色微凜,眼中露出詫異之色,他對這個名字當然不會陌生,因為之前圍攻沙圖射的隋軍大將,他也在其中。

自從那一戰之後,沙圖射重傷而逃,大隋與突厥達成協議,大隋退兵還朝,就再也沒有聽見沙圖射的訊息了。

想不到,這沙圖射竟然一直活到今日,又死在了楊林麾下?

念及此處,伍建章忍不住問道:

“敢問陛下,沙圖射是死於何人之手?”

楊堅淡淡道:

“沙圖射死於校尉單進箭下,德良你可知此人姓名?”

“單進?!”

伍建章喃喃自語,重複了一遍,卻是猶豫著搖了搖頭,說道:

“老臣還是第一次聽說。”

雖然宇文成都在大興城,也算有些名聲。但是這場比試,終究是在軍營之中,目睹的人並不多。

伍建章雖然為大隋老將,但他現在擔任的卻是文職,並沒有插手北衙之事,平日裡沒有關注,自然不曾聽說。

包括旁邊的高熲,同樣有些詫異,不過他的反應更快,連忙恭喜道:

“恭喜陛下又得一良才,陛下一統天下,安撫百姓,讓黎民安居樂業,而今發兵北伐,乃是順應天意,定能掃清突厥……”

雖然楊堅並非喜歡阿諛奉承的人,但聽到高熲的吹捧,亦是有些自得,他隨意擺了擺手,說道:

“這些客套話就不必多說了,雖然朕也希望,大軍能夠早日平定突厥,但大戰尚未有結果,無需操之過急。

朕找你們過來,告知訊息只是其一,還有另一件要事和你們商量。”

此言說出,伍建章和高熲等人皆有些好奇,到底是什麼事,值得楊堅如此大費周章?

話都已經說到這裡了,楊堅並沒有含糊其辭,他微微站起身來,說道:

“先前,朕和你們說過,若是平定了突厥,應當如何處置。那到今日,你們可有什麼好辦法,能夠維持北漠穩定。”

伍建章默然,但作為大隋忠臣,他並沒有隱藏自己的想法,坦然道:

“以老臣之見,既對突厥用兵,那絕不可優柔寡斷。外族野性難消,嗜戰如命,想要讓北漠安穩,唯有殺之一字。”

作為一名征戰沙場數十年的猛將,伍建章從來不是仁善之人。

於他而言,如果外族不願臣服,不想安穩,那就殺他個乾乾淨淨。

北漠無人,自然就安穩了。

而楊堅聽得這番話,並沒有給出答覆,他的視線落到高熲身上。

高熲也明白楊堅意思,連忙表態道:

“啟稟陛下,臣覺得忠孝王所言太過極端了些。且不說陛下為天子,妄造殺孽不詳,就算真殺光了突厥,也無法解決北漠之患。

當今北漠,雖然突厥實力強盛,卻不知是突厥一方部族。

正如昔日柔然,也是強盛一時,卻被突厥覆滅,成為北漠霸主。

所以,在微臣看來,哪怕滅了突厥,北漠之中仍舊會出現外族。他們仍舊會侵擾我大隋邊境,這是無可避免之事。

除非,我大隋能夠在北漠紮根,真正將之變成我大隋的領土。”

講到這裡,高熲停頓了一下,他的意思顯而易見。那就是如今的大隋,根本無法掌控北漠,也無法紮根於北漠。

北漠土地無法耕作,想要維持下去,只能依靠南方輸血。

但這樣的日子要持續多久,又要耗費多少錢糧呢,這根本無法估量?

楊堅沒有說話,高熲便是繼續說道:

“是以老臣依舊是先前之策,等除去突厥野心勃勃之輩,便可重新扶持親隋可汗,保持北漠穩定同時,也讓邊境太平。

縱然無法長久,但一戰能換來十幾年的太平盛世,已經足夠了。”

聽到這裡,楊堅緩緩點頭,高熲所言不無道理,如果他沒有更好的選擇,自然會這樣做,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在看過那都護府之策後,楊堅的想法已經完全改變。他並非頑固不化的君王,也知道變通,更有著雄心壯志。

既然有辦法解決突厥的問題,還能將主動權掌握在朝廷手中,又何樂而不為呢?

略做思索,楊堅頷首說道:

“諸位所言各有道理,不過在朕看來,未必沒有更好的辦法。”

此言一出,高熲、伍建章等人皆是全神貫注的盯著楊堅,等待他接下來的話語。

拉了一波期待楊堅也沒有含糊其辭,他平靜的描述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