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有單進坐鎮的華夏,無懼任何對手,這是早已驗證的答案。
隨著單進目光掃過,他臉上露出期許之色,也不知這場考試,會湧現出哪些人才。
只希望他們能夠好好表現,不要辜負單進,也不要辜負自己。
畢竟能夠站到這裡的考生,他們必然也是歷經千辛萬苦。
科舉的門檻很高,可他們能夠脫穎而出,就足以說明他們不是等閒之輩。
但有些事情,單進不可能改變規則,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還得靠他們自己。
當然了,世上也不止這一條路,如果他們真的無法透過科技取得成功,倒不如嘗試向其他方面努力,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這種事情,單進當然不會直言。
但他已經做了很多的事情,如今華夏上升渠道眾多,只要他們有能力,他們願意去做,那就一定會有適合自己的道路。
但單進可以確定的是,不管他們走哪一條路,他們選擇哪一個目標都不能怠慢,想要成功,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努力。
正如當初,單進為了提升自己的實力,擁有自保之力,可以說是拼盡全力。
他沒有懈怠,不斷的堅持著,不斷的獲取經驗,才有現在的成功。
如果他不這樣做,怎麼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哪怕有著系統相助,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做到的。
所以單進無愧於心,他已經盡己所能,做好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但他不可能給所有人都把路鋪好。
他們的人生,是自己的道路,也要自己走下去。
就這樣,單進並沒有打擾這些考生,便是轉身而去。
這次科舉,行得很順利,有單進在此,沒有哪個敢肆意妄為。
而在考試結束之後,最忙碌的當然是那些考官了。
考官顯得十分忙碌,因為參加考試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們也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在這上面。
科舉取士,乃是華夏一大盛事,關係到無數人的命運,他們也不敢怠慢。
畢竟如果他們選出的人,不能符合單進的要求,一樣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他們必須認真又謹慎。
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之後,魏徵帶著最終選出的結果,來到單進的面前,將名單交給單進。
單進簡單的看了一遍,這上面已經沒有他的熟人了。
但單進並未在意,反而覺得很正常,因為如今距離華夏立國,已經過去了六年時間。
這六年時間裡,天下可謂是天翻地覆,湧現出大量的人才。
這其中也有部分單進聽說過名字的人物,但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這個時代崛起的。
單進雖然是穿越者,但他不可能知道所有歷史人物的名字,能夠被他記住的,無疑是天才中的天才。
但這也不代表,此刻金榜題名的人,他們的能力就比不上房玄齡、杜如晦杜等人,只是他們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現自己的才華,來取得更高的成就。
所以,單進並不會在意這一點,只要他們能夠考中,他們的答卷符合單進的要求,那就給他們這個機會。
讓他們大展宏圖又能如何?
這一份份答卷,他們的策論寫得都十分精彩,單進目光掃過,也是不住點頭。
可以說在這六年時間裡,改變最大的不只是華夏的發展,更是無數百姓心中想法,他們對這世界的認知不一樣了,他們的目標也截然不同。
曾經的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是華夏的一份子,也不太關心天下大事。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明白自己是華夏的一員,華夏的發展壯大和他們息息相關,而他們的安穩生活,同樣和華夏息息相關。
如果華夏發生什麼變故,甚至是陷入絕境之中,誰都討不到好處,他們想要繼續這樣生活下去,首要就是讓華夏更加強大。
正是有著無數百姓的推動,他們齊心協力,同仇敵愾,華夏才能走的越來越遠,才能變得越來越強大。
經過單進稽核之後,並沒有什麼問題,此次考試的結果,也就隨著華夏報公之於眾了。
無數讀書人都在翹首以盼,當他們看到最新一期華夏報出現,眼中的急切可見一般。
他們都知道,此番科舉的名單,必然公佈在華夏報上,所以在聽到報童前來叫賣之後,他們立刻迎了上去。
這都是不差錢的主,各自付錢買了份報紙。
隨著他們的目光在上面掃過,出現在名單之上的人驚喜無比,但更多的人都名落孫山。
雖然他們對自己抱有極大的期待,他們同樣很努力,可終究他們還是失敗了。
要怪只能怪他們技不如人,如今華夏如此強盛,人才眾多,他們競爭不過,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此刻,他們又多了一個選擇。
實際上,很多考生在參加科舉之前,他們就下定決心。
如果他們能夠金榜題名,那自然不用多說,他們要入仕為官,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能夠名留青史。
可如果他們沒能考中,那他們要做的,就是前往官府報名,他們想去海外開拓那新世界,增長自己的見聞。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雖然現在還沒有這句話,卻有著同樣的思想。
反正他們也比不過那些人才,與其耗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競爭,倒不如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去追尋更遠更廣闊的天地。
對於這些讀書人的選擇,單進當然不會阻攔,他們有自己的決斷,其實是一件好事,不論他們成功與否,這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單進並不希望,讓華夏百姓成為提線木偶一般的存在,他更想要天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
他們可以在各個方面,貢獻出自己的才華,不管他們做什麼,對華夏的發展壯大,都有著推動作用。
但這件事情,顯然不是單進能夠輕易主導的,他能做的,也就是引領百姓思想的變化,讓他們萌生出各自的目標,尋找自己真正的方向。
最終,這些金榜題名的考生,成功進入華夏朝堂,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便前往各地赴任去了。
不管他們表現再好,在考中之後,他們必須前往地方歷練,只有他們達到要求,才算真正透過考驗,才能進入更高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