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雄搖搖頭,道:
“這部真不一樣,沒有任何噁心人元素,這個叫‘貂蟬在腰’的編劇,幾乎用最真誠的態度講述了整個青春遺憾與無奈。”
“真誠?”
“不錯!”
徐文慶已經不記得,自己是多久沒有從一部電影中聽到“真誠”二字了,還是一部處於鄙視鏈下游的青春愛情片。
“當然了,要說這部電影拍的多完美,也不見得,畢竟馬文斌技術在那擺著,如果換做我來,在電劇情轉換和細節方面起碼可以上一個臺階。”
“這個馬文斌也就是命好,不知道從哪撿到了這麼個好本子。”
聽到這裡,徐文慶竟聽出自家大導演語氣中那股酸味。
事實上林光熊也確實如此,作為一個自認為優秀的導演,眼看著這個“爛片之王”竟能得到一個好劇本,心裡多少有些不得味。
這傢伙純屬走了狗屎運。
“對了光雄,你不是還要說說那個肖邦嘛!”
林光熊一拍腦袋,從對馬文斌的羨慕嫉妒恨中走出,笑道:“瞧我這記性!”
清了清嗓子,繼續道:“肖邦那首主題曲在電影中主要以配樂為主,也就在結局後唱了段副歌,這與《愛情左右》完全不同。”
“那這首歌質量怎樣?”
聽到肖邦和他寫的主題曲,徐文慶明顯來了興趣。
“我早上特意聽了幾遍完整版,最大感覺就是這個肖邦命題能力強到離譜,《那些年》不論曲或者詞,和電影劇情契合能力絕對超過《遇見》。”
徐文慶聞言瞬間倒吸一口涼氣,接著道:“這麼強?”
林光雄輕輕頷首。
倒不是說《遇見》質量比《那些年》要高,而是覺得後者詞曲風格以及內容,和電影劇情本身契合度超過了前者。
饒是如此,還是將徐文慶震得不輕,要知道《遇見》前段時間曾被電影圈公認為十年內與電影劇情結合最好的主題曲。
“這首歌我聽著不錯,至於作品質量和一些更加專業東西,徐總你不妨聽聽芸潔意見,說到音樂,她比可我要專業多了。”
林光雄不可能不懂音樂,畢竟他是電影圈內號稱對主題曲最挑剔的導演。
但人情世故不可少,徐芸潔大早上來找自己三叔,也等了半天,好歹給人家發言不是?
徐芸潔向林叔叔投去了感激的眼神,道:
“論質量這首《那些年》實不如《遇見》,但我認為結合電影影響力的話,後期傳唱度將比《遇見》有過之而無不及。”
她這個回答,等於直接肯定了林光雄剛剛對主題曲的判斷。
“還能比《遇見》火?”
徐文慶明顯有些不信,即便嘉皇公司那些香江過來一向是眼高於頂的作曲人,提到《遇見》也是滿口稱讚。
“長期影響力肯定不如《遇見》,但藉助電影的話,兩首歌短期可以一戰,甚至《那些年》贏面會更大。”
兩人表面上聊得是音樂,實則徐芸潔認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影響力方面會超過《愛情左右》。
“也就是說肖邦的第三首歌,依舊會很火?”
徐文慶再次不確定問道。
流行樂壇“事不過三”的說法就這麼容易的被他破了?
“這首歌沒什麼華麗詞藻,也沒有很多刻意語調,卻能將聽眾記憶拉回到那個能夠張揚肆意,開懷大笑的青春時光,即便拋開電影不談,也確實也是一首不錯的流行作品。”
說到音樂,徐芸潔立馬收斂起身上那種懶散氣質,滿臉鄭重。
接著又道:“那個許秋唱的也還行,平緩中帶著一股執拗,激昂處藏著無奈,淡淡憂傷中那種青春味很不錯。”
作為香江樂壇流行天后,能從她嘴裡聽到對一個新人說出“還行”兩個字,已經是極高評價了。
“三叔,您之前不是說要找找個肖邦幫我約歌的嗎?怎麼樣?他什麼時候可以交貨?”
說完,徐芸潔帶著諂媚看向自家三叔。
“你不是誰也看不上嗎?怎麼又求我去幫你約歌了?再說這個肖邦大機率不會寫香江語。”
徐文慶下巴微微揚起,滿眼鄙視望著自家侄女。
“哎呀!可以單獨讓他先作曲嘛,到時候再讓公司那些香江填詞人單獨填詞,這樣不就得到一首優秀的香江語歌了嘛!”
“這番話誰跟你說的。”
“周總監告訴我的,還說我沒來之前就和你商量好了。”
徐芸潔直接將周冠武賣了個底朝天。
“這個叛徒。”
徐文慶笑著罵道,。
隨即看了眼她身上衣服,皺眉道:“以後給我穿正經點,注意形象。”
“這衣服哪裡不正……我記住啦!”
原本準備反駁的徐芸潔,一想到自己新歌,立即化身乖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