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之事告一段落,府學卻悄然掀起一陣新風。往日裡懶散的學生竟紛紛拿起書本,有人說要做個造福百姓的好官,有人擔心家產被禍禍光了自己也得去當難民。陸銘遠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暗自感慨這次經歷給學生們帶來的變化。
因捐贈一事由沈書瑾發起,陸銘遠對他格外青睞。一日閒逛至知府衙門,陸銘遠逢人便誇沈書瑾。那些人精般的衙差豈會錯過討好知州的機會,紛紛附和。這番話傳到沈立遠耳中,讓他倍感光彩。
陳師爺瞥見顏知州沈立信臉上掛著的笑容,心中卻另有所思。他知道,這次捐贈的真正功臣是沈家大姑娘。那位年輕姑娘的一句提議,解決了連他都束手無策的難題。沈立信雖未對外提及,但心中對長女的看法卻悄然改變。
在此後的相處中,沈立信對沈芷柔多了幾分包容。同時,他發現沈書瑾因這次經歷變得更加穩重自信,不再整日埋首書堆。
青竹軒裡,沈老太太正與三個兒媳閒聊。她欣慰地說道:\"書瑾這孩子,總算開朗了些。以前看他整日悶在屋裡讀書,我都替他悶得慌。\"
周夫人眉頭微蹙:\"書瑾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
周氏接話道:\"長孫擔子重啊,長兄又看重,壓力能不大嗎?哪像我家書韜,成天瘋玩。\"
沈老太太想起沈芷柔的話,卻一時想不起那個新鮮詞兒。陸氏笑著接過話頭:\"是勞逸結合吧?\"
沈老太太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讀書是好,可也不能死讀書。芷柔說了,要勞逸結合,讀一會兒書,然後玩一會兒,這樣才事半功倍。\"
周夫人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該不會是芷柔想玩才這麼說的吧?\"
沈老太太立刻反駁:\"胡說,在讀書這事上,芷柔從不讓我操心。她說了,讀書才能識理、明理,腦袋中的學問多了,走到哪裡都不怕。\"她的語氣中滿是自豪,\"在她小時候,我都還沒想起這茬,她就知道自己給自己張羅讀書的事了,就是夫子,都是她自己去找的。\"
說起三叔公,沈老太太又是一番感慨:\"三叔公你們都知道,那麼個古板的老頭,對上芷柔,那也是喜愛得不行。就是有一點不好,老是抱怨芷柔不是個男娃。\"
陸氏笑道:\"那還不是因為三叔公太看重芷柔了嗎?\"
沈老太太有些不滿:\"看重是好,可就是太重男輕女了些。我家芷柔是女娃怎麼了,女娃就不能厲害了?\"
周夫人聽罷,眸光微動,心中暗自嘆息世俗對女子的諸多約束。正說著,沈芷柔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沈老太太眼中立刻溢滿寵愛,嘴上卻佯裝責怪:\"這丫頭,還是這麼瘋!\"
沈芷柔進屋,見滿屋子人都在,神色有些意外:\"咦,大家都在呀!\"
周夫人接過她的斗篷,問道:\"今天怎麼這麼早就下課了?\"
沈芷柔順手挽著周夫人的胳膊:\"嶽學士說臨近年末了,讓我們複習之前的課就好了,不用一直待著課堂裡。\"
沈老太太點頭表示贊同:\"這樣也好,天氣越來越冷了,課堂上冷冰冰的,我都害怕你們會凍著,在屋子裡看書也是一樣的。\"
當晚,吃過晚飯,沈芷柔扶著周夫人回到主院。春翠遞上一封信,周夫人猜是大舅舅的來信。
沈芷柔興奮地問:\"誰的信呀?\"
周夫人笑道:\"肯定是你大舅舅寫來的,就快要過年了,算算日子,你外祖家的年禮也該到了。\"
沈芷柔眸光閃了閃:\"大舅舅?就是每年都會給我寄頭花的舅舅?\"
周夫人點頭:\"可不就是嗎。\"
沈芷柔來了興趣:\"快看看,大舅舅信上都寫了什麼?\"
周夫人:\"無非就是一些報平安、問候的家常話。\"說著,她還是快速拆開了信封。
母女倆頭挨著頭,一起讀起信來。沈芷柔感受到舅舅對母親的關心,又聽說舅舅給她帶了禮物,更是歡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