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進去看看就知道了。都跟著我走,我安排你們住進去。”張里正一揮手,示意眾人跟上他的腳步走。
“這邊的房子,裡面佈局都是統一規劃建成的。
裡面有三間房,後院另外還建了廚房、茅房等。
現在我安排你們每家每戶住進去,唸到名字的,就收拾你們的東西,住進去了。
王桑家、周星家、吳天家、錢林家.......。”張里正很快就帶著這群流民來到他們之前建好的房子面前,一一的唸到著流民們的名字,每唸到一個,那家的人便滿臉驚喜又略帶緊張地快步上前,仔細打量著眼前的新居。
孩子們的眼睛裡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他們在父母身旁跳躍著,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這個即將成為他們新家的地方。
當這群流民看到他們新家不僅僅是大磚建成的,裡面的房間還不小,該有的都有,花三兩銀子買下這間房,感覺賺到了。
有了住處,加上大夏天還能夠從山裡頭採摘野菜吃,這群流民身上也不是沒有錢,很快就在張家村安定了下來。
就算沒錢的流民,趁著農忙的時候,勤快的人家,總是能夠在村裡頭找到活計幹,養活一家子也不是個難事情。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很快割完第一茬水稻之後,再繼續侍弄再生稻,等再生稻種出來了之後,周縣令寫了一道摺子上奏了上去。
聖上知道此事,連忙派了欽差大人下來檢視。
此事千真萬確之後,欽差大人立馬回京稟告聖上。
聖上大喜,此時兩國交戰,糧草本來就緊缺,這些年來,天災人禍不斷,再生稻一成,往年就能夠大大緩解糧食稀缺。
後面酸雨而至,邊疆大戰暫停,緊接著迷霧一出,整天濃霧瀰漫,能見度極低,再次影響邊疆大戰,也使得百姓生活備受困擾。
聖上深知,再生稻的豐收對於穩定民心、增強國力至關重要。
於是,他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這種種植技術,確保再生稻能夠順利種植並收穫。
周縣令因獻此良策,受到了聖上的嘉獎,連勝三級。
在周縣令的帶領下,推廣再生稻的種植技術,精心照料著稻田。隨著時間的推移,再生稻逐漸在大燕國範圍內推廣開來。
兩國停戰,大燕國迅速發育,在第三年後,大燕國兵馬強壯、糧草充足,在這一年終於打退了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