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家大爺興致勃勃地在房中踱步,說起莊子上的見聞:“那莊子可真是別緻,房子整整齊齊,一排排的像是用尺子量過似的。工人們各司其職,走路說話都輕聲細語的。最特別的是那個大食堂,男女分割槽,秩序井然。”
他說著,還用手比劃起來:“那食堂裡的桌椅都是統一的,每張桌子上還擺著醋瓶子和辣椒罐,可見是處處為工人們著想。”
聽著父親的描述,寧涵鳳心中湧起一絲期待。想象著日後嫁過去,自己是否也能參與到莊子的事務中去。
思及此,她不禁想起前些日子林文昂來訪的情形。那日他送來節禮,在祖母的默許下,她得以作陪。雖然沒說上幾句話,但那種心悸的感覺至今難忘。
她還記得,那日林文昂談起莊子上的事務時,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說起改良釀酒工藝的想法,說起如何讓工人們住得更舒適,說起要把莊子辦成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的地方。
正說話間,老夫人的貼身嬤嬤匆匆進來,臉上帶著幾分焦急。她快步走到老夫人身邊,俯身在老夫人耳邊低語幾句。
老夫人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手中的佛珠停止了轉動。
寧涵鳳看著祖母的表情變化,心知必是寧涵清又鬧出什麼事來。她抿了抿唇,想起妹妹那任性的性子,心中暗歎一聲。
“祖母,”她輕聲開口,聲音裡帶著幾分擔憂,“不如早些為清兒妹妹定下親事。免得她...再做出什麼不妥當的事來。”
老夫人嘆了口氣,眉頭緊鎖:“這丫頭太過任性,幾門好親事都被她推了。前些日子那個翰林之子,家世清白,人品也好,偏偏被她說人家長得太瘦。”
寧涵鳳眼珠一轉,想起了什麼:“聽說大弟身邊有幾位品學兼優的同窗,不如從中選一位?雖說現在還未顯達,但日後必有一番作為。”
這番話令老夫人眼前一亮,她放下手中的佛珠:“鳳兒說得在理。這倒是個好主意。”
“若能擇一個家境清白,卻略顯拮据的書香門第,”寧涵鳳繼續道,聲音輕柔卻字字有力,“既能保全清兒的體面,又能讓對方感念寧家的提攜之恩。這樣的人家,往往最知恩圖報。”
寧家大爺立刻想到一人,拍案道:“文家那小子就很合適!聽說他學問紮實,為人謙和,明年就要下場考秀才了。”
“文家雖不富裕,卻也不至於揭不開鍋。”寧涵鳳一邊說,一邊仔細斟酌著用詞,“這樣的人家最適合,既不會因受恩太重而心生怨恨,又能保持應有的感激之情。況且文家小郎君生得清秀,性子溫和,說不定正合清兒的心意。”
老夫人連連點頭,看向寧涵鳳的目光愈發慈愛。她伸手拉過寧涵鳳的手,輕輕拍了拍:“還是鳳兒想得周到。這門親事,倒是可以好好謀劃謀劃。”
寧涵鳳垂眸淺笑,心中卻泛起一絲漣漪。她想起自己的婚事,也是這般被人謀劃。只是不知,那個常在她夢中出現的身影,此刻在做些什麼。
老夫人輕輕摩挲著手中的檀木佛珠,心中暗暗計較。
“就選文家吧,這門親事最合適不過。”她的語氣不容置疑,手中的佛珠停頓了一瞬。
寧涵鳳站在一旁,聽了這話,嘴角不著痕跡地勾起。以寧涵清那貪得無厭的性子,就算嫁入皇家也不會知足。早些將她打發出門才是正理。
老夫人的貼身丫鬟黃蘿端著一盞香茗進來,恭敬地放在桌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