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內,林芷柔耐心講解著每一個步驟。李老六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任何細節。
\"老伯,這味藥材需要先蒸後曬......\"林芷柔的聲音輕柔卻堅定。
林芷柔將草藥攤開,一一拈起,細細講解。\"這株紅花,需用溫水浸泡,曬乾後方可入藥。\"她的聲音輕柔卻不失嚴謹,眼中閃爍著對醫術的熱忱。
李老六聽得入神,不時點頭。林芷柔見狀,繼續道:\"而這味黃芩,須用酒炙,才能增強藥效。\"她的手指輕輕拂過藥材,彷彿在撫摸珍寶。
講解完畢,林芷柔讓李老六複述。老人雖年邁,卻記性不錯,將方才所學一一道來。林芷柔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
\"老伯採藥多年,對藥性瞭解頗深啊。\"林芷柔由衷讚歎道。
李老六聞言,眉頭微皺,嘆了口氣。\"實不相瞞,老漢家中曾有行醫傳統。只是先祖得罪了人,不得不隱姓埋名,只讓後人採藥,其餘一概不教。\"
林芷柔聞言,若有所思。\"原來如此。李家村那邊,山地可多?\"
李老六不解其意,卻如實相告:\"山地雖有,卻不算多。先生為何有此一問?\"
林芷柔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我想讓你們幫忙種些藥材。\"
\"種藥材?\"李老六眼前一亮,\"先生要種什麼?\"
\"板藍根。\"林芷柔答道,隨即取來紙筆,將藥材模樣畫了出來。\"葉子是這般形狀,花呈水紅色。根可入藥,善治風寒。\"
李老六凝神觀察,若有所悟。\"先生,這藥我們那邊叫'大青'。明日我採來一株,若真是先生所需,李家村可在山上開荒種植。\"
林芷柔聞言大喜,\"如此甚好!若能找到板藍根,李長牛的診費便免了。今日草藥我按正常價格收下。\"
李老六聽罷,連忙扶起兒子,推著獨輪車匆匆離去,生怕林芷柔反悔。\"先生說笑了,那點草藥不值一提,留著吧!\"他邊跑邊喊道。
林芷柔看著遠去的父子倆,搖頭輕笑。待他們走遠,她轉身回到醫館,吩咐林巧巧看顧藥堂,自己則去後院準備製作藥丸。
後院廚房寬敞,三口大鍋並列而立。一口用於滷製豬下水,一口煮飯,另一口則專門熬藥。林芷柔站在灶前,想著將常見感冒藥製成藥丸,新增仙露泉提高藥效。這樣不僅方便服用,還能降低百姓的病死率。想到能為民眾健康盡一份力,林芷柔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
經過這段時日的努力,家中銀錢漸豐,全靠林芷柔的奇思妙想和一家人的辛勤付出。滷煮小食在雲州城聲名鵲起,每日供不應求。最近,她又讓家人增添了滷豆腐、雞蛋等新品,葷素搭配,更是贏得了食客們的讚不絕口。
林山和柳雅芝對女兒的決定從不過問,只管全力支援。如今家中已有三千六百兩銀子,其中三千兩是秦雨柔所贈,五百兩是林芷柔給的,剩下的則是賣滷味所得。
林文軍帶著父母忙裡忙外,林芷柔則專注於醫館事務。林文觀在私塾中表現出色,有望參加八月的童生試,全家人為之振奮。若真考中童生,林家可謂光宗耀祖。
相比之下,三個鎮子的境遇各異。林家鎮的人去了高崖嶺村,山多田少,日子艱難。柳家鎮的人則去了淺谷嶺村,田地不少,許多人已置辦田產,蓋起新房。
林芷柔站在後院,望著嫋嫋升起的炊煙,心中五味雜陳。想起逃荒時的艱難,又看看如今家中的景況,不禁感慨萬千。這一切來之不易,更需珍惜。
又是一日大早上的,便見李老六氣喘吁吁地跑進來,手裡攥著一把乾枯的草根。\"林大夫,你要的紫蘇葉找到了!\"
林芷柔眼前一亮,仔細檢視起來。她的腦海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利用這些草根。
\"老伯,您幫了大忙了。\"她由衷地說道,\"不知村裡人能不能種些紫蘇葉?秋天時我全都收購。\"
李老六一愣,隨即喜上眉梢:\"真的嗎?那可太好了!我這就回去告訴大家夥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