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學霸的黃金年代

第2章 那就參加高考

“……”

對這個年代過籤的費勁程度,裴瑜早有心理準備,被拒籤之後還能保持鎮定。

而那些好不容易拿到簽證許可,簽證費也交過的人,大多哽咽得說不清楚話,時不時失聲痛哭。

不知情的路人見到了,還以為他們是因為沒有過籤才哭的。

-----------------

“你可算回來了!”裴瑜一進屋,家裡頭等他信兒的裴家人呼啦一下全圍了上來。

居委會的林主任到裴家來串門問候,這下像是聞到了肉香的鬣狗,也積極跟著往前湊:“咋樣?聽說你要出國唸書去了,是美利堅不?我替你高興。”

“放心吧,你爺和爸媽那塊兒以後我來照應著,啥事兒都別擔心。”此時林主任樂呵呵的,相貌裡自帶的尖酸氣都被沖淡不少。

林主任長得挺復古,她出身在一個小業主的家庭裡,但滿嘴都是最先進的運動口號。她十幾年前就和家裡劃清了界限,現在專門在抓生活作風問題,也是裴家的鄰居,這幾年來倒是沒怎麼為難過裴家。

“是啊,美利堅,她申請就的是美利堅。”裴瑜的父母站在一旁,跟著連連點頭,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美利堅好哇,我看現在,啥奇奇怪怪的國家都有人去,甚至還有馬耳他,宏都拉斯和冰島,哎喲,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林主任臉上掛著比平時多幾分的笑容:“我跟你說啊,現在的人只要能出國,連遠房親戚家孩子的小學畢業典禮,都能成申請出國的理由。”

一邊說著,她還搖了搖頭:“那些人,當年死活不走的,現在出國倒是跑得比誰都快,傢俱一賣,房子一租,只要能出國,啥都不管,反正只要能出國就行。”

“還沒聽你說呢,你的簽證辦得怎麼樣了?”林主任突然轉頭問裴瑜。

“我的簽證沒過。”裴瑜攤了攤手。

“怎麼可能?”林主任被裴瑜說的這番話驚得立馬收了笑容,細細的眉毛高高翹起,簡直像兩條蟑螂須,“是不是面試時太緊張了?”

林主任最喜歡到裴家來做做客,對裴家,在幸災樂禍的態度裡面,充滿了刺探和好奇。

在她看來,裴家是京海市作派最洋氣的家庭,裴家人說起美利堅的事,像是說京海市一樣熟悉。

從去年還沒入冬時,裴瑜父母就已經把他姐姐去了美利堅的訊息宣傳的整個街區人盡皆知,街坊鄰居都相信裴瑜也一定能申請到簽證。

現在,裴瑜居然說,連她這個裴家人都沒過籤?

“對了,你家的保人是誰?我女兒也要畢業了,急著出國,想託你們家幫忙搭個橋,給她在美利堅也找一份經濟擔保,或者,就用裴家的保人。”說到這裡,林主任又恢復了笑容。

屋裡一陣安靜,大家都盯著裴瑜。

“和麵試表現沒什麼關係,一開始聊得挺好,就是保人不太好使了。”說話間,裴瑜轉身去茶壺邊上倒了一杯茶,給林主任端過去,中途和爺爺四目相對,輕輕搖了搖頭。

爺爺看到裴瑜的動作,眉頭皺了一下,還是十分客氣誠懇地對林主任說:“哎呀,我們一定努力,一定努力。”

最熟悉林主任的人就是爺爺。當年裴瑜姐姐還沒出國的時候,林主任就愛來做客,要家裡人一起鼓勵姐姐放下成分包袱,努力學好英語,為出國做準備,順便和他們談談從前京海市中心的西餐廳。

林主任也愛了解裴瑜的生活情況,提過很多次想和他們結為親家,讓兒子娶了裴瑜。

她太清楚多出一門海外關係的重要性了,只要兒子和裴瑜結婚後一起出國安定下來,親戚們就不用再找蛇頭,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出去,可以憑著這層海外關係,光明正大地透過這對小夫妻賺外匯。

裴家人每次都小心陪在邊上,唯唯諾諾,等主任走了以後,他們才敢聚在一起嘲弄主任。現在這個社會,連小業主的後代也妄圖高攀他們,自認為與他們是同類。

“保人出問題了?”林主任的表情變得有點微妙,但還是用笑掩蓋住悻然:“你們家這麼多海外關係,多好啊。哎,你奶奶不是就在美利堅嗎,要是遠房親戚不搭理你,親奶奶還能丟下你不管?”

爺爺只是一味客氣:“沒有沒有。主任你才是前途無量啊,連保衛隊都要聽你指揮抓人。”

裴瑜不置可否:“奶奶那邊訊息早就斷了,祖上那些有生意往來的親戚,現在個個都躲得遠遠的,生怕我們提要求……”

空氣瞬間凝固了一秒,眼見著陳主任的表情冷了下來,爺爺趕緊咳了兩聲,示意裴瑜別再說了。

母親唉聲嘆氣:“你可得出去,不出去咋辦,現在找工作不容易,知青都回城了,我們家這情況,求爺爺告奶奶也難給你弄個工作名額出來的呀。”

父親附和道:“你姐姐當年為了出國,學籍都不要,破釜沉舟就去了。你呢,性子一向要強,硬是考上了京海市最好的高中,以後總不能過得還不如你姐吧。”

裴瑜安慰父母:“事已至此,如果連簽證這一關都過不了,我以後還能去哪?我尋思,還有一個辦法能得到簽證機會,那就是直接參考高考,考好了讀上名校,到時候申請出國當交換生,也能去美利堅看姐姐。”

這樣說著,裴瑜想參加高考的心愈發堅定。

她上輩子為了北大苦學那麼多年,雖然畢業後迫於生計,暫時擱置了考研,但是財富自由之後馬上又撿起了北大夢,現在要是因為出國問題,就這樣和北大失之交臂,她實在不甘心。

北大的含金量多高啊,要是考上了北大,在這個年代,去哪都能被國人高看一眼,減少家庭成分的負面影響。

等再過幾年,進入九零年代後,這些都不再是問題,慢慢地都是市場經濟了,大家只會看人有沒有錢,而不是看人的家庭成分。

裴瑜這話一說,林主任端起茶杯,點了點頭,說:“是得再試試。”

母親也被裴瑜的安慰話說得停下了抱怨,她就生了兩個女兒,裴瑜姐姐從小放在京海市,由爺爺帶著,陪在她身邊孩子只有裴瑜一個,她自然希望裴瑜過得好一點。

她覺得自己的小女兒更有本事,既然能跟著他們夫妻倆,從邊疆輾轉到京海市,一路奔波卻不哭不鬧,早晚也能像她姐一樣出國。

“行,媽支援你,你回學校好好準備,媽養得起你,大不了出門找點事情做。媽在邊疆待那麼多年,也是什麼都做過,什麼都能做了。你爸、你爺爺那邊也不能夠攔著你。”

“謝謝媽。”裴瑜朝母親笑笑,心想:你現在讓我上山下鄉做農活,我還會手忙腳亂;讓我參加高考,別說千里挑一的透過率了,就是萬里挑一的透過率,我也不怵。

母親的話林主任也同意:“裴瑜長得標緻,人也聰明,今年好好準備,高考這條路,希望挺大的。”

父母聽了林主任的鼓勵,和爺爺一起敬了他好幾杯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