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太太聽了頭疼又要犯了,她撫著額角道:
“端侯府家底兒本就不厚,他家侯爺去了之後,被查出來欠了戶部一大筆銀子,光填這個坑就搭進去至少半副身家。”
“跟他們家的親事原就是老爺子在的時候定下的,是看著李玦這孩子不錯,沒指望他們的聘禮能拿出多少。”
她對著夏明嫣道,“之前你定給他家的時候,想著你生母去的早,她的留下的嫁妝少些,加上公中的一份兒,剩下的都放你自己手裡。”
“他們的聘禮對著明面上的嫁妝來,少一些你也不吃虧。可是換了明月……殷娘和楚家那邊明面上貼的嫁妝就多,端侯府給的聘禮就該更高才對。”
“可是昨日剛知會了他們換婚,今日他們就能補上這中間差的了?要是還按原樣,就怕殷娘不高興。”
夏明嫣的嫁妝全算下來的確沒有夏明月的多,這一點夏明嫣從來不避諱。
這個時候的嫁妝是生母剩下的嫁妝按子女數量分一份兒,家裡公中一份兒,再就是各人的添補了。
夏家公中的一份兒都是一樣的,可楚氏出身相府,楚家世代勳貴,楊家再是蠱醫翹楚也不能楚家比家底和嫁妝。
加上兩家人脈上的差異導致在添妝多少上也有差距,夏明嫣的嫁妝只有夏明月的六成之多。
要不為什麼很多人家還是願意娶嫡女呢?
身份是一回事,這個時代,同一個家族裡,絕大多數正妻的出身都比妾室高,相應的嫁妝也都比妾室的厚,很多妾室甚至幾乎沒有嫁妝。
如果一個男人娶了庶女,要是這個庶女在家不得勢,基本就只會有公中的這一份兒嫁妝和零星幾件添妝,天生地少了生母和其孃家的那一份兒。
相對的兩家給的聘禮就應該在各自嫁妝基礎上加上一兩成,夏明嫣回來之前兩門親事第一次敲定人選,兩家都是按照原定的人選準備的聘禮。
現在換了人,鉤翊侯府還好,他們家底更殷實,而且本來就是對著夏明月嫁妝的標準準備的聘禮,現在只要減少一些就可以了。
可是端侯府呢?由少變多,如此匆忙,家底還薄,他們是怎麼拿出來的?
沈小娘也擔憂地道:“不一起送來還好,擺在一塊兒,就怕哪裡不妥當了,遷怒到大姑娘身上。”
朱老太太安慰夏明嫣:“不是一定要你比明月第一頭,是咱們有的私下裡帶過去就好,沒必要面上跟她爭。”
“我都這個年紀了,給不了你多少依靠,以後你少不得還得藉藉楚家的面子,沒必要因小失大。”
夏明嫣會心一笑,反過來安慰朱老太太和沈小娘:“道理我都懂,過日子要的是實惠,咱們不爭面上那點兒高低。”
“祖母和小娘不必擔心,兩家都知道換了人,都該知道怎麼做。端侯府即便準備不及,李世子和二妹妹青梅竹馬,想必也會盡力彌補,不會讓二妹妹失了面子。”
“況且華侯如今重傷在身,結果未知,母親就算不快,也一定不會後悔,不會想讓二妹妹嫁給華侯的。”
“但願如此吧。”
朱老太太只能往好處想,兩個都是她的孫女,她心裡更喜歡夏明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