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羞得耳朵都紅了,看都不敢看夏明嫣一眼,拿出一個厚厚的紅封,雙手伸直遞上去:
“大姑娘,婚期太近,侯爺擔心姑娘家裡來不及準備,這是一點心意,可作補充之用。”
“還有一些東西……送到后角門了,姑娘叫人去取了,可以直接用作嫁妝。”
說完郭林把紅封往丁嬤嬤手裡一塞,不等夏明嫣開口,轉身就一溜煙兒地跑了。
丁嬤嬤把紅封交給夏明嫣,裡面有兩萬兩銀子的銀票,各種面額的都有,方便她花用。
夏明嫣的嫁妝一共也就值兩萬多兩,華靖離一下子給了這麼多:
“華家的家底這麼厚?華侯也太大方了,傷得那麼重還記得這件事。”
丁嬤嬤邊走邊低聲道:“華家前朝時就是武將,歷代簪纓,積攢是很豐厚的。只是華家軍安置之法多是墾田種地,所以華家的庶務多是田莊和糧鋪。”
“這不是關鍵時候也能給華家軍供給一些糧草,他們家的子弟,要是不入行伍,便要做耕種之事。二姑娘倒也沒說錯,元京這些人私下裡的確說他們土氣。”
“不過老爺子、老太太都覺著這樣不錯,士農工商,這樣反而踏實。這華侯……也是有心了,能想得這麼周到,就是不知華侯能不能挺過這一關。”
丁嬤嬤有些話沒敢說出口,她就怕這沖喜的聖旨是華家主動求來的,這種時候有良心的人家該等一等才是……
夏明嫣很快就看出了丁嬤嬤的心事,笑了笑道:“這旨意一定是聖上的意思,鉤翊侯府不會用成親沖喜這種虛妄的方式,為華侯祈福。”
“這就是要把夏、華兩家和兵部、華家軍綁在一起,華侯與我都是這場安排中的棋子和符號。”
“何況有了聖旨,還能不計較我的嫁妝多少,還有此心意,已是難得。嬤嬤不必為我擔心,這幾日也多勸勸祖母,你們要相信,華侯會沒事的。”
夏明嫣乾脆讓丁嬤嬤幫著派人把華家送到后角門的東西抬了回來,整整二十抬嫁妝,都是城內知名絲綢鋪子和古玩鋪子採買的,很是體面。
丁嬤嬤這才放下心來:“華侯這是擔心姑娘被二姑娘比下去,給你撐嫁妝的,將來無論華侯怎樣,這樣的人家都值得相托。”
“先不說這些了,該想想這兩萬兩如何用了。”
夏明嫣笑了笑,“嬤嬤,你是否知道軍中那些退下來的老弱,還有落下傷病的子侄、兵士,住在元京附近的有多少?他們大多數在做什麼營生?”
丁嬤嬤略微想了想:“華家軍的倒是不少,因為華家世居元京,那些兵將很多籍貫就在元京和附近。”
“還有另外幾個侯府的,退下來的兵將也有一些在周圍,除了少數原本就出自高門,很多都是務農、做小買賣,甚至有些境況著實不好的,也有做工的。”
在大恆,侯府的府軍的軍餉、糧草,兵部出一半兒,自己出一半兒。
其中自己出的這一半兒,多數是沒有戰事的時候,靠兵士耕田和經營商路、鏢局的產物,這部分產出只屬於府軍,不屬於侯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