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小娘撫了撫鬢髮,提起華靖和,她原先就是驕傲的,現在就更加自豪了:
“靖和這孩子,從小讀書上就特別上進,要不是華家是武勳人家,顯不出他的才幹來,他這個年紀也該是名滿元京的才子了。”
“端侯世子,就是你妹夫,聽說被稱為冠玉公子。不是妾自誇,我覺得靖和也不差。”
親孃看親兒子自然是好的,事實是華靖和的確不差,只是他的路前世和現在都走偏了。
單論才華,其實李玦還不如華靖和,只是李玦從一開始便要走科考的路,華靖和骨子裡就是個文士,偏偏走了不適合自己的路。
所以到了上一世到了最後,李玦成了端王,甚至在夏明嫣死後還能去到更高的位子,而那時的華靖和卻已經不在人世了。
夏明嫣那時候並不認識華靖和,如今華靖和替華靖離跟她拜了堂,他又是一個如此知禮、知進退的好孩子,她少不得要為了他好:
“若論才學,二弟應該比我那妹夫要好上不少,只是之前讓小娘問一問他自己的意思,你可問了?”
“二弟看起來並不太適合御青書院那樣的地方,他為人灑脫、不愛受拘束,進了御青書院只怕說句話都得小心。”
“何況以華家現在的情況,兵部又要著手將各軍侯府的府軍收回去,正是受忌憚的時候,即便二弟進了書院,也考取了功名,也未必就能得到小娘期望的位子。”
華靖和可以去科考,考成什麼樣是他的本事,可要是進了御青書院,就有了鑽營的意思,性質就不一樣了。
朝廷透過科舉授官也是有學問的,有些位子看著品級高些,可一輩子都不會有什麼進益,甚至會被打發出元京。
華靖和與其那樣蹲在一個位子上擔驚受怕、給華家招風惹雨,還不如在家當個富貴閒人。
卜小娘聽明白了話裡的意思,可是她並不這麼想:“是什麼樣的人家,都是他們爺們自己拼出來的。現在侯爺不行了,恐怕難再上沙場。”
“要說在朝中謀個職位,多半是個富貴閒職,索性放了手,也別招東宮忌憚了。沒了兵權,咱們華家剛好能出幾個文官。”
“靖和的才能前頭顯不出來,現在也該顯一顯了。倒是夫人還這麼年輕,連房都沒圓,有沒有想過以後?”
卜小娘絲毫沒有掩蓋她的野心,她要的不止是讓華靖和出頭,她要的是華靖和替代華靖離。
就算到時候華靖和一個文官想要有如今華靖離在武將裡的地位,還需要很多年。
但是隻要華靖離的位子夠低、處境夠差,華靖和比他強,能在華家這代的子弟裡佔據頭一份兒的位子就夠了。
簡單點說,就是卜小娘迫切地希望能夠提升他們母子在府中的地位,要讓華靖和做華家的家主。
雖說華靖和是庶子,但只要庶子足夠有出息,尤其是嫡子不頂用了的話,也不是不能取而代之的。
若是真有那麼一天,卜小娘就算依然是個妾室,她也可以誥命加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