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小娘曾經是已故太后身邊的宮女,皇帝因體諒華葉峰子嗣單薄,請太后賜下了卜氏。
太后身邊的人說是宮女,其實那時太后寡居多年,卜小娘她們年紀又小,太后是將她們當作半個女兒養大的。
卜小娘出身尋常百姓人家,然而在宮裡長了見識、養出了氣韻,比起一些高門的貴女也並不遜色。
董氏恰恰相反,出身地方小官家,卻有著富貴莊戶人家的氣質和舉止,往董氏身邊一站,以為是卜小娘家的親戚。
偏偏卜小娘在宮裡還養出了傲氣來,對著看起來處處不如自己的董氏,她就更加傲氣了,簡直毫不掩飾對董氏的輕視。
董氏對卜小娘的感情就要複雜一些了,看得出來她欣賞卜小娘的才具和氣質,可是又惱怒卜小娘不敬她,偏偏整個侯府裡的另一個男丁出自卜小娘腹中。
董氏說夏明嫣跟卜氏一樣講規矩,就是想要看熱鬧、看笑話,順便看看夏明嫣這個兒媳婦究竟站在哪一邊。
夏明嫣微微一笑,對著卜小娘頷首,算是見了禮:
“見過卜小娘,二弟替侯爺接親時,我就在想是什麼樣的人能生養出二弟這樣的神仙似的人物。今日見到卜小娘,才知道二弟緣何這般風雅。”
這是實話,華葉峰生得五大三粗的,華靖離縱使俊朗、有風度,也是北方人的長相,華靖和卻像個江南男子。
這麼說有恭維在,卻不諂媚,而且卜小娘也不是那等要跟董氏比長相的,她是希望夏明嫣能在她身上看到能為正室的特質,從這一點上把董氏比下去。
而且華靖和如今就是一個書生,功名都沒有,說卜小娘跟他像,相當於只誇了他們母子生得好看,並不是多要緊的事。
在元京高門,除非生出了沉魚落雁的樣貌,能進宮當娘娘,能給公主當駙馬,否則生得知比旁人好一些,並不算多大的優勢。
更何況現在還多了一個夏明嫣,之後華靖和也會娶妻,還有那些可能會進門的妾室,在樣貌和氣質上能跟卜小娘比的也會越來越多。
董氏只是比這些高門貴婦們遲鈍一些,並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親兒媳婦的用意,立刻笑得跟朵兒花兒一樣:
“就說明嫣懂我們華家,我跟侯爺常說,多虧了卜小娘給我們生了靖和這麼一個兒子,要不然外人不得以為我們華家的男子全都是大老粗。”
“卜小娘,你可得謝謝明嫣。靖和現在書院不合適,明嫣要回去請親家公和親家母幫忙,為她尋一家更好的書院呢。”
“還有青青,你嫂嫂要給你尋一家女學。你嫂嫂是相府的女師教養出來的,就是請那幾位女師幫忙,也能找到合適的。你一直在我這兒,我就做主了,一找到合適的,你就去。”
董氏做得了華青青的主,華靖和這兒卻要先問過卜小娘的意思,不過她覺得卜小娘不會拒絕。
其實董氏這個人不會,畢竟她一開始就知道華靖離這兒子要繼承爵位,就要沙場征戰,華靖和無論是留在府中守家也好,還是他日以備不測保全爵位也罷,對她來說都是一重依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