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卙急了,道:“二哥,你怎麼……”
“別擔心,這場賭局我們絕對不會輸的。”
高雋低聲道:“高悠不是說誰都可以考他嗎,到時候咱們出一些難的題考他,我就不相信他能夠做得出來。”
高威立刻喜上眉梢,道:“二哥說得對,咱們給他出難題,讓他作詩寫詞,就不信難不住他。”
三個人商量好了之後,高雋衝著高悠喊道:““我們跟你。我們要是輸了,也從這裡爬出去,放棄王爺的身份,退隱山林,永不再出。”
“好!”
高悠高喝了一聲,然後對著在場所有的人道:“在場的各位替我們做個見證,誰要是輸了耍賴不認賬,各位就把其的臭名宣揚出去,讓天下人都唾棄他。”
“好!”
下面數千人異口同聲應道,聲音震耳欲聾。
高悠再次揮手讓大家安靜下來,道:“天已經不早了,為了避免耽誤大家的時間,咱們即刻開始。”
“等一下。”高擘突然喊了一聲。
高悠看著他問道:“大皇兄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父皇還站著呢。”
高擘回了他一句,然後衝著皇上行禮道:“父皇,請到評判臺上去坐著看吧。”
“不了,朕就坐在這裡。”
皇上輕輕地擺了擺手,然後讓侍衛給他拿來了一根凳子,挨著一張桌子坐下。
他知道,只要他到上面去,高擘等人也會跟著上去。
那樣,評判臺將不再只屬於高悠一個。
他不想這樣。
他要讓那個評判臺只屬於高悠一個人。
讓他盡情在上面展示自己的才華。
高擘看到皇上不肯到評判臺上去,他也不敢再上去,垂手站在他的身邊。
皇上和高擘都不上去,其他的評判就更不敢上去了,也乖乖地站在他們後面。
高悠知道這是皇上再給他機會,衝著皇上笑了笑,然後對大家道:“現在對我的考驗正式開始,誰來出第一題?”
一名離這評判臺很近的學子,衝著高悠行了一禮,道:“學生登雲書院趙遠銘,願來出這一道題。”
“原來是登雲書院趙遠銘,他可是出名的才子。”
“想不到第一個出來給永安王出題的,竟然是他。”
“不知道他會給永安王出個什麼題?”
“肯定不會簡單,畢竟有一萬兩銀子可拿。”
高悠聽著下面的人議論,才知道趙遠銘很出名。
不過,他並不在意,對他來說誰出題都一樣。
“趙學子,請出題。”
趙遠銘想了一下,道:“現今正是牡丹花開的季節,適才學生來的時候,在花園裡看到牡丹花開正豔。
就請王爺以牡丹為題,作詩一首。”
牡丹為題。
應時應景,題出得不錯。
皇上輕輕的點了點頭,然後看著評判臺上的高悠,目光中充滿了期待。
林衛孃的心也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因為這不僅僅是寫一首詩,而是在賭高悠的人生。
不止她跟皇上,全場所有的人全都靜氣凝神,看著高悠。
高悠沒有思索多,淡然一笑,對趙遠銘道:“趙學子,聽好了。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高悠最後一句話一落,全場瞬間沸騰了。
“真是絕妙好詩!”
“這才是真正的國色天香啊!”
“永安王殿下果真是才華橫溢!”
文人、學子們激動地議論不已。
圍觀的人們也紛紛點頭,眼中充滿了驚歎和讚美之情。
皇上眼神中充滿了激動與欣慰,輕輕點了點頭,嘴角微微上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知道,高悠不僅證明了自己的才華,更是贏得了眾人的信任和支援。
只要他後面能夠一直保持這種水平,不僅會在文壇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還能得到所有文人學子的支援。
看到桌上有紙筆,皇上提筆蘸墨,把高悠剛才唸的詩寫了下來。
到高悠如此出色的表現,林衛娘也非常激動,看他的眼神充滿了崇拜。
高擘沒想到高悠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寫出如此精妙的詩句。
心裡既震驚,又嫉妒,雙手更是捏得骨節發白,指甲都陷進了肉裡。
而高湛、高雋和高威則面如死灰,眼中充滿了震驚與恐懼。
“他竟然真的做出來了,這怎麼可能。”
“難道我們真的要輸?”
一想到他們輸了的後果,高湛、高雋和高威就感到害怕,臉色越發難看。
高悠站在臺上,俯瞰著臺下熱烈的場景,這激昂的氛圍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和自豪。
同時也非常感謝自己的母親。
小學的時候,他的語文很不好,背不了古詩詞,考試的時候也經常在古詩詞填空題上丟分。
母親一氣之下,便買來了大量的古詩詞書,每天逼著他生記硬背,背不下來就雞毛撣子伺候。
那時候他挺反感的,沒想到現在派上了大用場。
“永安王,請您以竹為題,寫一首詩。”臺下又一學子說道。
高悠微笑著點頭,假意略作思索,便吟誦道:“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臺下瞬間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讚美之詞:“好詩,又是一首好詩!”
另一位學子不甘示弱,高聲道:“永安王,請以蘭花為題,作詩一首。”
高悠稍作沉吟,隨即念道:“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眾人再次被他的才情所折服,掌聲和讚美之詞,此起彼伏。
一名中年文士想了一下,對高悠道:“永安王殿下,請以玉晉苑為題,做一首詩。”
高悠想了一下,微笑著吟誦道:“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臺下再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讚美之詞:“永安王殿下真是才情過人啊。”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裡。
一個又一個的文人,學子,以及圍觀的人不斷地向高悠丟擲各種各樣的題目,讓他作詩寫詞。
高悠來者不拒,不僅按照他們出的題目把詩詞做出來了,而且首首都是上佳之作。
不僅在場的文人學子,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
就連那位文壇老前輩李子清,以及四大書院的院士,也都被他的文采折服,欽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