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泰苦笑一聲,嘆道:“太子有所不知,我朝鍊鐵之法系前朝遺留,早已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微臣多年苦思解決良策,始終無果,實在慚愧。”
高悠目光一凜,道:“周大人,你帶我去鍊鐵的地方看看,或許我能想到辦法。”
周景泰見他主意已定,只得引著高悠去了鍊鐵的地方。
高悠一邊看,一邊細問鍊鐵技術工藝,周景泰知無不言。
到了鍊鐵爐前,高悠看到一眾汗流浹背、滿身塵垢的工匠正在操作,心中感慨不已。
隨後,他親自問詢幾名老工匠,瞭解他們日常生活和勞作狀況。
瞭解完情況後,高悠回到東宮,花了幾天時間,寫一份詳細的改進鍊鐵裝置和技術的方案。
轉過天,高悠拿著厚厚的一沓資料又到工部,把方案給周景泰。
周景泰接過去一頁頁細看,越看到後面眉頭舒展、眼睛越亮。
最後總算看完,他對著高悠連連拱手道:“多謝太子,您這套改進方案簡直是神來之筆,必定能大大提升我朝鐵器產量和質量。”
高悠擺了擺手道:“周大人過獎了。我大恆朝要想強盛,就必須把鍊鐵的技術提升起來。
你只要按方案去執行,不出數月,產鐵量必須會大大的提升。”
“這是自然。”
周景泰信心十足地答道:“臣馬上派人照著太子的方案,改進鍊鐵裝置和技藝。”
高悠點頭道:“有周大人親自督辦,我放心。父皇讓我協助他處理朝務,因此不能一直盯著這事。
所以,後續之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了,如遇到什麼疑難問題,再來東宮找我便是。”
“臣遵命!”
周景泰又躬身行禮,臉上滿是感激和振奮的神情。
高悠交待完就離開了,周景泰看著他離去的背景,對身邊的其他官員道:“太子心懷天下,有這樣的太子,我大恆必定會重振輝煌。”
隨後幾天,太子高悠先後又走訪了戶部、吏部、禮部、兵部和刑部,與各位尚書面談,詳細瞭解這幾個部門目前存在的問題。
他將自己從中獲取的有價值資訊整理成冊,每一部門都有針對性地寫了一份材料。
次日早朝後,高悠像往常一樣跟隨皇上來到景隆殿批閱奏摺。
如今,批閱奏摺這項工作,已經由他全部承擔。
皇上端坐一側,慢慢品著茶,不時瞥幾眼全神貫注處理政務的高悠。
高悠處理政務時神情專注、態度端莊,不由得讓皇上想起自己年輕時,接手朝政之初的模樣,欣慰地點了點頭。
高悠能如此勤奮認真地學習理政,實在難能可貴。
高悠察覺到皇上的目光,不禁抬頭望去,見父皇正含笑看著自己,心中一暖,提筆的動作更加穩健有力。
時間在批閱奏摺中飛逝,轉眼已快中午。
高悠批閱完最後幾份奏摺,才將毛筆擱下,他起身走到皇上跟前,躬身道:“兒臣已處理完畢今日奏摺,父皇可要過目?”
“不用了。”
皇上放下茶杯,頷首讚許道:“你做得很好,朕相信你。”
高悠聽見這話,知曉皇上認可自己在處理朝務上的處理,心中十分欣慰。
他明白,皇上將這些繁雜的政務交予他處理,不僅僅是為了培養他的能力,更是要讓自己學會站在整個國家和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做出決策。
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擔當。
高悠闇下決心,一定不會辜負皇上對他的期望,定要將這份重任接過來,為大恆朝開創一個繁榮盛世。
隨後,高悠將自己花了幾天時間準備的,各部改革意見書遞給皇上。
皇上接過來,從頭到尾認真仔細地閱讀著。
當他看到戶部、刑部、吏部、兵部和禮部的弊端分析以及改革措施時,不由得深深震撼了。
皇上緩緩抬起頭,凝視著高悠,眼神中透露出讚許之色。
隨後他放下意見書,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這些年來,朕一直想要改善各部的弊端,但苦於沒有合適的人選來主導此事。
沒想到你有這番見地和抱負,朕對你甚是欣慰。”
高悠躬身道:“兒臣不敢居功,只是想著若能改善各部弊端,必然能讓我大恆朝蒸蒸日上。
所以才冥思苦想,寫下這些建議。”
皇上欣慰地點了點頭,道:“你心繫百姓,志存高遠,朕甚是高興。
既然你已經有了想法,這改革一事就交給你來主導了,有什麼需要的資源和支援,你儘管提,朕定會全力支援!”
“謝父皇成全!”高悠面露喜色,心中豪情萬丈。
回到東宮後,高悠即刻命人傳召丞相厲剛和六部尚書、侍郎等重臣。
待眾人落座後,他語氣誠懇道:“今日請各位前來,是想聽取大家對朝廷改革的看法和意見。”
隨後,他將自己寫的材料拿給他們傳閱了一下。
厲剛等人看完之後,振奮不已,站起身,異口同聲道:“太子,臣等定會全力支援您的改革之舉!”
高悠見眾人都表達了支援態度,心中一陣欣慰,有了他們的鼎力相助,他對推行改革更加信心十足。
這夜,東宮燈火通明,高悠和朝廷重臣們齊聚一堂,商討改革的細則和步驟,氣氛熱烈而又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