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為了大義,為了百姓。
只要大家願意支援我們,日後等我們成功了,一定會給大家應有的回報。
而且,我們也會立下字據,等局勢穩定,定會如數歸還。”
劉老爺眼珠一轉,心中盤算著利弊。
他笑著附和道:“元帥說得極是,只是不知元帥具體要多少錢?”
張鄴看了看四周,沉思片刻後說道:“我們想要向每家借三萬石糧草,一百萬量白銀。”
在場的鄉紳們聽到這個數字,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一位姓李的鄉紳忍不住說道:“元帥,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我們雖然有些家底,但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啊。”
在座的鄉紳都一百多人,每一位都是一個鎮裡的最大鄉紳。
所有良田都不在少數,一個家裡三萬石糧草,一百萬量白銀嗎,也不是沒有。
這是張鄴他們暗中考察的結果,又加上抄過十幾位鄉紳的家,他們每家的糧食和錢財絕不止這些數,都是多於數倍。
張口向每家借三萬石糧草,一百萬量白銀,雖然多,但也都是他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見他們居然還如此,張鄴心中已經在考慮,是不是再找幾個典型,反正他們這些大鄉紳,背地裡乾的壞事只多不少。
這時,夏中站了起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激情:“我願意支援元帥。如今天下大亂,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若是我們能夠幫助元帥成就一番事業,豈不是比守著這些家產更有意義嗎?”
他的話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鳴,不少年輕一些的鄉紳紛紛點頭。但也有一些老成持重的鄉紳依舊面露擔憂。
看到夏中還算賣力,張鄴暗中點頭。
他再次開口:“各位,我知道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請大家想一想,我們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如果我們不行動,只會讓局勢越來越糟。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整個荊國的未來。”
上升到如此高度,簡直是給大家戴了高帽。
劉老爺思索良久,終於下了決心:“好吧,元帥,我願貢獻出一部分錢財和糧草。但我也希望能看到元帥您的誠意和實力。”
張鄴欣然笑道:“劉老爺深明大義,我張鄴在此立誓,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隨著劉老爺的表態,其他鄉紳也紛紛開始表態。
一場宴會,就在這樣熱烈的氣氛中進行著。
白駒異在一旁不斷地記錄著眾人的承諾,他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對未來的期待。
然而,在宴會即將結束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鄉紳提出了一個問題:“元帥,我們擔心一旦宋軍得知我們的舉動,會不會派兵來攻打我們西渭郡啊?”
張鄴自信地說道:“我們已經在籌備防禦工事了,並且在各個要隘都佈置了兵力。他們只要敢來,我們就能讓他們有去無回。”
大話一定要說,不然落地上,大家就沒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