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戰場,縱使如何想要建功立業,都不免會擔心會折於戰場,馬革裹屍。
除了親人,可又有誰會惦記這些戰死計程車卒?
然而,他們的張元帥不會。
他以碑文記下了這段事件,石碑永遠長存,屬於他們的歷史也永遠長存。
而袁捷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他轉身面對自己的部下,大聲說道:“都看到了嗎?這些英雄就是咱們的榜樣!
他們在九泉之下看著咱們,咱們豈能讓他們失望?
今日起,大家都要更加用心守好鴨兒關,莫要辜負了這些英魂的付出!”
士兵們齊聲應諾,每一個人的聲音都充滿了力量,彷彿是在向逝去的英雄們致敬。
再看那新招降的萬人宋軍,原本他們心中或許還殘留著對戰敗的沮喪與對未來的迷茫,但看到這碑文後,心態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一名年輕的宋軍士兵低著頭,沉默了許久,然後緩緩抬起頭,對著身邊的同伴說道:“雖說咱們之前是宋家軍,可如今看到張元帥如此敬重死者,不管是哪一方的,我心裡很是觸動。
他們對生命尚懷如此敬畏與尊重,咱們又何嘗不能放下過往,同為荊國人,我們是當之無愧的荊國人”
周圍的人紛紛點頭,眼神中流露出認同的神色。
公孫知站了出來,他面色凝重地看著大荊軍的將士們,又看了看那碑文,隨後對宋兵們說道:“今日一見,方知荊國仍然還在,它從來沒有滅掉,因為它有一支護國軍——大荊虎軍。
張元帥他們有情有義,對死者都能一視同仁,給予敬意。
咱們既然已經投降,那就該好好地融入這裡,為我們的荊國也盡一份力。”
眾宋軍士兵聽了,心中滿是羞愧與愧疚,他們回想起之前在宋軍中的經歷,對比眼前的場景,深感大荊虎軍的格局與胸懷。
公孫知作為曾經的宋軍前鋒官,在過往的歲月裡,也曾滿懷壯志地為宋家征戰,歷經了無數沙場的廝殺與硝煙。
他見過許多城池的破敗,聽過無數戰士的哀嚎,本以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生命就只是戰爭的附庸,價值只在於拼殺與征服。
可如今身處張鄴部,看到張鄴對生命的態度,尤其是對敵方戰死士兵都能給予敬重,那一瞬間,他心中也是所有觸動。
公孫知確實有所觸動,但也有一心歸附的打算。
畢竟已經做了叛將,所幸一叛到底。
況且,這位張鄴元帥還不錯,是個不錯的主兒。
當他站出來向宋軍士兵們訴說時,聲音中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與誠懇:“兄弟們,咱們在宋軍時,何嘗不是聽命於上?
但如今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張元帥所展現出來的情懷與格局,讓我們看到了戰爭之外的東西。
大荊,才是我們的根,才是我們的國家,我們都是荊國人,要為復國而戰。”
周圍的宋兵們聽了公孫知的話,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們看著那碑文,上面的話語不再只是冰冷的石頭上的刻痕,而是化作了一種無形的力量,深深觸動著他們的心靈。
不知是誰率先喊了起來“荊國!荊國!”
這聲音像是一場瘟疫,瞬間感染了所有人。
周圍計程車兵們先是一愣,隨後彷彿被點燃了心中的火焰,紛紛跟著高呼起來。
“荊國!荊國!”
那一聲聲呼喊,不再是簡單的言語,而是他們對這片土地、對這個國家深深的眷戀與歸屬感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