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令下,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
吳羅剛率先闖入城內,身後跟著浩浩蕩蕩的隊伍有序進入。
街道兩旁商鋪緊閉門戶,居民們躲在家中屏息斂聲不敢妄動分毫。
偶爾有膽大者偷偷掀開窗簾一角窺視外界情況,隨即又被同伴慌忙拉回屋內深處隱藏起來。
宮中大殿內,趙文楷強裝鎮定端坐御座之上,目光掃過下方昂首挺胸步入殿中的四位敵將:“諸位欲如何處置寡人?”聲音雖儘量保持平穩但仍難掩顫抖之意。
白遠嗤笑一聲:“自然是廢去王位永世囚禁。”說著上前一把奪過昌王頭上的冕旒擲於地上摔得粉碎。
郭達大步跨到近前揪住昌王衣領提了起來:“識相的話就乖乖跟我們走一趟!”
趙文楷掙扎間回頭望向殿外天空悲呼:“天亡我也!”
肖導成冷笑著揮手示意手下搬運寶物庫中的珍貴物品裝車運走:“這些東西現在都屬於我們了。”
不多時之後,昌國的王旗降落下來換上了荊國的旗幟。
百姓們聚集在廣場上竊竊私語卻不敢大聲議論半句,生怕惹禍上身。
孩子們懵懂無知地問父母發生了什麼事情,得到的只是無聲的淚水作為回答。
金國的京都同樣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劉軼焦急地在宮內來回踱步,不斷派遣斥候外出打聽訊息回來報告最新動態。
每當聽到越來越近的敵人推進速度時,他的心跳就會不由自主地加快幾分。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爭論不休意見不一:有人主張死守京城等待轉機;也有人建議遷都避敵以圖東山再起。
最終決定採取折中方案——加強防禦同時準備撤退路線。
然而還沒來得及實施計劃,荊軍就已經兵臨城下了。
城破之時,劉軼知道大勢已去無法挽回頹勢。
他摘下皇冠鄭重其事地交給身旁最信任的老臣:“帶去給荊將吧……”
然後開啟側門放平民逃生自己則留在最後斷後掩護眾人撤離。
肖導成衝進宮中,發現金王劉軼攜臣子跪伏在地,手捧玉璽:“願以江山換黎民安康。”
郭達拾起玉璽哈哈大笑:“好,金王果然識大體!”
白遠則四處搜尋有價值的財物裝入囊中充實自己的腰包。
吳羅剛站在高處俯瞰全城煙火升起之處淡淡說道:“從今往後這裡改名為‘鎮北城’。”
渢城的朝霞將金鑾殿的琉璃瓦染成赤金色時,雲王齊盤已端坐在九龍椅上摩挲著虎符。
殿下文武百官屏息而立,只有丞相方程手中的朝笏微微發顫——昨夜他接到邊關加急密報,荊國鐵騎已相繼拿下昌國和金國!
“君上!”御史大夫趙剛出列躬身,袖中滑落的奏摺在地面鋪展如白練,“據最新軍報,荊軍距我境不足百里!若再不決斷,恐重蹈昌國覆轍啊!”
他額角滲汗卻強作鎮定,聲音穿透殿堂樑柱間的寂靜。
齊盤猛然起身,腰間玉珏與佩劍相擊發出清越聲響。
一時無法決斷!